时间: 2025-05-05 05: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32
满庭芳 赠醴泉县任公
作者: 马钰 〔元代〕
任公决裂,也待风流。专心道上搜求。
子细研穷,何者名为真修。
认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
无别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
心上纤毫不挂,更那堪,时复闲想骷髅。
自是心忘境灭,真性优游。
常常心怀恻隐,起真慈功行圆周。
神光灿,向大罗,恣意云游。
任公若能决裂于世俗,也应当保持风流潇洒。专心在道理上寻找,仔细研究,究竟何者才是真正的修行。
认清了,心就是佛,除了心以外别无良由。
没有其他的法门,唯有清心遣欲,捉住那顽皮的猿猴。
心中哪怕有一丝牵挂,难以承受,时常还会闲想骷髅。
其实是心忘却了境界,真性自在游走。
常常心怀怜悯,发起真正的慈悲,功德圆满。
神光闪耀,向着大罗天,随意云游。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道士,诗人,精于道教思想,其作品多反映出道教的哲理和人生观。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与任公的交流,表达了对修行、心性的思考及对世俗的超脱。
《满庭芳 赠醴泉县任公》是一首深刻的道理诗。作者马钰用简练的语言,探讨了心性与修行的关系。诗中提到“任公决裂”的意象,表达了对尘世的摆脱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的第一句即点明主题,任公如果能放下世俗的纷扰,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风流潇洒。接下来,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与其追逐外在的法门,不如内心的清净和欲望的放下显得更为重要。
“心是佛”的直白表述,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智慧,提示人们要向内探索,而不是一味依赖外在的形式。诗中提到的“捉住猿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控制内心杂念的重要性。如果内心有一丝牵挂,便会被无尽的思绪缠绕,甚至让人想起死亡的骷髅。
后半部分,诗人强调真性优游,表达了对慈悲和温情的重视,认为心怀恻隐、施行慈悲才是修行的圆满。最后一句“神光灿,向大罗,恣意云游”,则展现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向往,体现了道教的洒脱与超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修行,呼吁人们放下世俗的欲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体现出道教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心是佛”是指什么?
填空题: 诗中提到“捉住___”,象征控制内心的欲望。
判断题: 诗人认为外在的法门比内心的修行更重要。(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