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4:58
五禽言次王季野韵 其三
脱裤脱裤,人情怜新不怜故。
故裤绵所妆,新裤但裁布。
薰风四月天微炎,人人著布便脱绵。
绵裤非不完,失时谁是怜。
全诗翻译:
脱下裤子,脱下裤子,世人只关心新裤子,而不怜惜旧的。旧裤子的绵布装饰得很好,而新裤子只是简单裁制。四月的微风中,天气稍微炎热,人人都换上布裤,脱下绵裤。绵裤并不是不能穿,只是失去了时机,谁来怜惜它?
王祎,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时期。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裤子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新旧事物的态度,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平民哲理。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心理,表现出对时尚和新鲜事物的追逐,而对旧事物的漠视。诗中“脱裤脱裤”的重复,既强调了动作的轻松自在,也隐含着一种对于世俗价值观的讽刺。作者通过对旧裤与新裤的对比,传达了对“新”的推崇与对“旧”的遗弃,反映了社会的消费观和人际关系的冷漠。
此外,诗中提到的“薰风四月天微炎”,描绘了春天的温暖气候,唤起了人们对换季的自然反应,也暗示了生活中不断变化的节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单的日常景象,折射出深刻的人性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性和社会消费文化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新鲜事物时对旧物的忽视,呼吁人们珍惜曾经的价值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故裤”指的是什么?
A. 新裤子
B. 旧裤子
C. 裙子
D. 短裤
诗人的态度是?
A. 只喜欢新事物
B. 对旧物有怜惜
C. 对生活无所谓
D. 只关注外表
答案: 1.B 2.B
对比王祎的《五禽言次王季野韵 其三》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反映出对人性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但王祎更偏向于对社会风尚的讽刺,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