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22
木兰花慢
作者: 陈思济 〔元代〕
望西南之柱,插开翠,一峰寒。
尽泄雾喷云,撑霆拄月,气压群山。
神仙。旧家洞府,但金堂玉室画中看。
苔壁空留陈迹,碧桃何处骖鸾。
兵余城郭半凋残。制锦古来难。
喜村落风烟,桑麻雨露,依旧平安。
兴亡视今犹昔,问渔樵何处笑谈间。
斜倚西风无语,夕阳烟树空闲。
望向西南的高峰,仿佛插入了翠绿的云朵,峰顶显得寒冷。
雾气弥漫,云彩飞泻,撑起天空,支撑着明月,气势压迫群山。
这里曾是神仙的居所,昔日的洞府,如今只能在画中见到金色的殿堂和玉石的房间。
苔藓覆盖的墙壁上只留有旧日的痕迹,碧桃树的去处又在哪里呢?
战乱之后,城郭只剩下凋残的一半,制作锦缎自古以来就十分艰难。
我欣喜于村落中的烟雾,桑树和麻田沐浴在雨露中,依旧保持着平安的景象。
兴亡更替,看今朝依旧如昔,问那捕鱼樵夫又在哪里欢声笑语。
我倚靠在西风中,无言以对,夕阳映照的烟树显得格外闲适。
陈思济,元代诗人,字子华,号维桢,生卒年不详。其诗风清新俊逸,常描绘自然山水,擅长抒情。
《木兰花慢》写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下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以及对人事兴亡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这首《木兰花慢》以自然景色开篇,描绘了西南高峰的寒冷与气势,展现出一种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撑霆拄月”的意象,传达了山的高耸与人类渺小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诗人回想起昔日神仙居住的地方,金堂玉室的富丽堂皇已成往事,苔壁上只留下陈旧的痕迹,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人事的无常,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兵余城郭半凋残”之句,诗人感慨战乱后的荒凉与凋零,反映了历史的兴亡与个人的无力感。而后,诗人又转向乡村的宁静,描绘了桑麻雨露的平安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在诗的最后,诗人以“斜倚西风无语,夕阳烟树空闲”结束,展现出一种淡然与宁静的心态,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交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令人回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思和情感,最终达到一种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木兰花慢》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撑霆拄月”指的是什么?
“苔壁空留陈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