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桃源忆故人 赠古刘二先生》

时间: 2025-05-02 04:10:31

诗句

前程合有修仙分。

竞利争名吃顿。

遏意逆情愁闷。

逼得回头紧。

算来贪甚浮华境。

不若完全性命。

直认无为清净。

管取成仙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31

诗词名称: 桃源忆故人 赠古刘二先生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前程合有修仙分。
竞利争名吃顿。
遏意逆情愁闷。
逼得回头紧。
算来贪甚浮华境。
不若完全性命。
直认无为清净。
管取成仙准。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未来的路上应该有修仙的机缘,但人们却为了名利而争斗,饱受着烦恼与痛苦。被逼无奈,只能回头反思。细想起来,对于名利的贪恋实在是浮华不实,不如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平静,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成仙的境界。


注释:

  • 修仙分:指修道成仙的缘分或机缘。
  • 竞利争名:为了利益和名声而相互争斗。
  • 遏意逆情:抑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
  • 算来贪甚浮华境:细想起来,贪念实在是浮华而不实。
  • 完全性命:追求真实的生命状态。
  • 无为清净:顺其自然,保持内心的清净。

典故解析:

  • “桃源”典出《庄子》,指的是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修道者,作品多表现出对道教文化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和生命的哲学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马钰对人生和修道的思考之际,反映出他对浮华名利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旨在劝诫朋友珍重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未来修道的展望,与现实生活中竞争名利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以“修仙”为引,借助“竞利争名”的现实困境,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所遭遇的痛苦与烦恼。诗人对浮华的洞察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他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实践。整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深刻的生活哲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故友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程合有修仙分:未来的路上应该有成仙的机缘。
  2. 竞利争名吃顿:却为了名利而争斗,饱受苦恼。
  3. 遏意逆情愁闷:抑制欲望与情感,内心愁闷。
  4. 逼得回头紧:无奈之下,只能反思自己的选择。
  5. 算来贪甚浮华境:细想名利的追求实在是浮华。
  6. 不若完全性命:不如寻求真实的生命状态。
  7. 直认无为清净:顺其自然,保持内心的清净。
  8. 管取成仙准:才能达到成仙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偶:如“竞利争名”和“遏意逆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人生比作修仙的旅程,隐喻追求内心的平静。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重要性,倡导人们放下名利,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 修仙:代表追求精神境界的努力。
  • 名利:体现世俗的诱惑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修仙”指的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追求内心的平静
    C. 追求名声

  2.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厌倦
    C. 无所谓

  3. 诗中的“桃源”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隐逸生活
    C. 物质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与《桃源忆故人》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前者侧重自然的美景,后者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文化与元代诗歌》
  • 《元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画山水 赤壁图歌 画鹤篇 画马行 胡人猎图歌 张季升望云图歌 吴伟江山图歌 桃源图歌 彭中丞四民图歌 吕黄门画竹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门 天之僯民 气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小人书 鹵字旁的字 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死活 好梦难成 春饼 高歌猛进 恼羞成怒 文韬武略 癶字旁的字 朋党之争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