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南好 水上八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7 08:07:36

诗句

今古景,岛与琵琶同。

一舸梦留湓浦月,四弦秋入荻花风。

哀乐总相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36

原文展示

江南好 水上八首 其四
作者: 寇梦碧 〔近代〕

今古景,岛与琵琶同。
一舸梦留湓浦月,
四弦秋入荻花风。
哀乐总相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古今的风光交相辉映,岛屿和琵琶相映成趣。船只在湓浦的月光下停留,四弦乐曲随着秋风拂过芦花,悲欢离合的情感在此交融相通。


注释

字词注释

  • 湓浦:指的是湓江的岸边,湓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 琵琶: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象征音乐与情感。
  • 荻花:芦苇花,常生长于水边,营造出一种柔和的自然氛围。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琵琶”,暗示古典音乐的优雅与深邃,常常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 “哀乐总相通”反映了人生悲欢离合的哲理,强调音乐作为情感的传递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梦碧,近现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代,作品多反映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她的诗风细腻,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江南的美景和音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江南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开头两句“今古景,岛与琵琶同”便巧妙地将自然与音乐相结合,暗示了江南水乡的灵动与优雅。随后“一舸梦留湓浦月”,画面感十足,仿佛让人置身于月光下的小船之上,感受到水波荡漾与宁静的氛围。而“四弦秋入荻花风”则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悠扬的秋日情怀。整首诗在结尾以“哀乐总相通”作结,深化了情感的普遍性,体现了人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悲欢离合。诗中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由衷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古景,岛与琵琶同。

    • 表达古今交融的自然景观,岛屿与琵琶的结合象征着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2. 一舸梦留湓浦月,

    • 船只停留在湓浦,月光照耀,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
  3. 四弦秋入荻花风。

    • 四弦乐器的声音与秋风相伴,芦花轻摇,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4. 哀乐总相通。

    • 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表现出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岛屿与琵琶进行比拟,暗示自然与艺术的相互依存。
  • 对仗:如“哀乐总相通”,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思考,传达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宁静。
  • 琵琶:代表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湓浦: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
  • 荻花:常与秋天联系,寓意凋零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今古景,岛与琵琶同”中,岛与琵琶象征什么?
    A. 自然与音乐
    B. 和平与战争
    C. 快乐与悲伤

  2. 诗中提到的“湓浦”,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湓江
    C. 黄河

  3. “哀乐总相通”说明了什么?
    A. 悲伤和快乐是相互对立的
    B. 音乐能够传递情感
    C. 生活中没有音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寇梦碧的《江南好》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涉及到月亮与水,但寇梦碧更侧重于自然与音乐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孤独与豪情。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近现代诗歌选》

相关查询

临江仙 咏葫芦 临江仙 其三 感事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咏水仙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西子故里感怀 临江仙(倚坐) 临江仙 咏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涤瑕蹈隙 行字旁的字 短兵接战 鼠窃狗盗 青蝉 葄枕图史 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寒风刺骨 包含约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顽很 廻庾 生字旁的字 衣冠 言字旁的字 天网恢恢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