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8:26
海清山静,素秋光满,凉满人圆。
恣开怀赏玩过三更。
更谈论幽玄。
圆明顿悟,无私普照,善行周全。
向今宵觉彻性皆通,证陆地神仙。
海面清澈,山峦宁静,明亮的秋光洒满大地,凉爽的气息使人感到圆满。
尽情地欣赏、玩乐,度过了三更时分。
更进一步讨论那深奥的道理。
圆满的明悟,无私地照耀着,善行普及到每一个角落。
今夜的觉悟使我明白了自身的本性,仿佛证得了陆地上的神仙。
作者介绍:尹志平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中秋之际,恰逢明月当空,诗人在此时通过赏月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贺圣朝 太平兴国观中秋赏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欣赏明亮的月光,心中涌动着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海清山静”描绘出一种理想的自然景象,恰如其分地营造了赏月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恣开怀赏玩过三更”,这不仅表达了与友人共度良宵的快乐,更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把赏月的行为与哲学思考相结合,讨论“幽玄”的道理,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在诗的最后,诗人提到“觉彻性皆通,证陆地神仙”,这展示了他通过赏月而获得的精神启迪,仿佛达到了仙人的境界,显示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秋月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哲理的追求,是一首颇具意境的中秋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中秋的明月展开,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哲理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海清 B. 山静 C. 秋光 D. 以上皆是
诗人通过赏月表达了对哪方面的思考? A. 生活的乐趣 B. 人生的哲理 C. 自然的美 D. 以上皆是
诗中的“无私普照,善行周全”表达了什么? A. 对他人的关心 B. 对自我的反省 C. 向自然学习 D. 对人性的理解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