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1:50
《点绛唇 其三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有怀故园》
作者: 邵亨贞 〔元代〕
两鬓秋风,掩关坐听黄昏雨。
灯前自语。世乱甘清苦。
蔓草愁烟,荒却东陵圃。
归期阻。荆榛满路。
投老知何处。
在秋风萧瑟的夜晚,我独自坐在关门的房间里,听着黄昏时分的雨声。
我在灯前自言自语,面对这世道的动乱,甘愿承受清苦的孤独。
看着蔓延的杂草,心中愁绪如烟,荒凉的东陵园已经无人照料。
归家的路途被阻,荆棘丛生在道路上。
我在老年时将归何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邵亨贞,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风格上常有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特点。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代,时值社会动荡,流亡生活使诗人产生强烈的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无奈的心境。
邵亨贞的《点绛唇 其三》以其简练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秋夜雨声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两鬓秋风”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年龄和心境,还引出了后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夜晚的雨声在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像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呼应。而“世乱甘清苦”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和对清苦生活的接受,体现了其坚韧的性格。
接下来的“蔓草愁烟,荒却东陵圃”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描述了故乡的荒凉与无人照料的凄凉景象,传达出诗人心中的无尽愁绪。最后的“归期阻。荆榛满路。”则进一步强调了归途的艰辛与无奈,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深切向往。
整首词流露出淡淡的伤感与思念,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融,深刻表现了人在异乡的孤独与痛苦,令人心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思乡和对未来的迷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面对乱世的无奈与自处的清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风”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机勃勃
B. 时光流逝与衰老
C. 和煦阳光
D. 自由自在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怀念与忧伤
C. 轻视
D. 愤怒
“荆榛满路”反映了什么?
A. 归途的美好
B. 归途的艰难
C. 故乡的富饶
D. 每个人的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