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涧底松》

时间: 2025-04-26 07:21:08

诗句

涧底得青松,盘屈颇骜桀。

伤之处地卑,移之淩险绝。

去冬初罹寒,山巅石欲裂。

孤茎不自支,老干顿摧折。

我睹凋败姿,郁伊意如结。

不预警气候,何能御风雪。

所幸根本存,断处纷发蘖。

一日一经霜,幼条坚于铁。

瑟瑟和湍流,疏疏漏冷月。

且自布远阴,崔嵬有时节。

因思左太冲,毋用感凉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08

原文展示:

涧底松
作者: 陈永正

涧底得青松,盘屈颇骜桀。
伤之处地卑,移之淩险绝。
去冬初罹寒,山巅石欲裂。
孤茎不自支,老干顿摧折。
我睹凋败姿,郁伊意如结。
不预警气候,何能御风雪。
所幸根本存,断处纷发蘖。
一日一经霜,幼条坚于铁。
瑟瑟和湍流,疏疏漏冷月。
且自布远阴,崔嵬有时节。
因思左太冲,毋用感凉热。


白话文翻译:

涧底有一棵青松,枝干弯曲而挺拔。
受伤的地方在低洼之地,若移植则会面临险境。
去年冬天刚刚遭遇寒霜,山顶的石头几乎要裂开。
孤独的树干支撑不住,老干也开始折断。
我看到它凋零的姿态,心中感慨如同结成了愁绪。
如果没有事先警示气候的变化,怎样才能抵御风雪的侵袭?
所幸根部还在,断裂的地方又生出了新芽。
一天中经过霜冻,幼嫩的枝条却坚硬如铁。
在微风中与湍流相伴,月光在疏疏的树影下流淌。
且自安然地在阴影中生长,待到时节自会崔嵬。
因此我想起左太冲,不必太过于感受冷热的变化。


注释:

  • 骜桀:骜,直立;桀,强健。形容松树的姿态挺拔。
  • 淩险绝:形容移植时可能遭遇的高风险和艰险。
  • 郁伊意如结:形容心中感慨,情感纠缠。
  • 根本存:指根基仍在,意味着希望的存在。
  • 幼条坚于铁:比喻新生的枝条坚韧有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创作背景:

《涧底松》创作于自然环境中,诗人通过对一棵松树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韧性的赞美与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的思考以及对逆境的坚韧态度。


诗歌鉴赏:

《涧底松》是一首通过描绘松树形象,表现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用“青松”引入,形象地展现了松树在艰难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接着,诗人通过对松树的观察,深入探讨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在困境中所展现的坚韧与不屈。

诗句中提到的“孤茎不自支,老干顿摧折”描绘了松树因环境恶劣而逐渐衰弱的场景,表现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然而,随后的“所幸根本存,断处纷发蘖”则转向积极的一面,强调了生命的恢复力与希望。诗人在此处以松树为喻,象征人们在逆境中仍能顽强生存,体现了对生命不屈的信念。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刻,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沉稳而坚定的力量,给人以深思与启迪。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升华出一种哲学思考,令人感受到生命的韧性与希望的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涧底得青松,盘屈颇骜桀:描绘青松的生长环境,表现出它的姿态。
  2. 伤之处地卑,移之淩险绝:表明松树受伤后,处于低洼的地方,移植会面临风险。
  3. 去冬初罹寒,山巅石欲裂:回忆冬季严寒,暗示自然环境的恶劣。
  4. 孤茎不自支,老干顿摧折:松树的脆弱与孤独,形象地显示出生命的困境。
  5. 我睹凋败姿,郁伊意如结:诗人因松树的凋零而感到忧伤,情感纠缠。
  6. 不预警气候,何能御风雪:感慨对环境变化的无奈与无助。
  7. 所幸根本存,断处纷发蘖:强调根部的存在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8. 一日一经霜,幼条坚于铁:新生的枝条经历考验,表现出生命的坚韧。
  9. 瑟瑟和湍流,疏疏漏冷月:描绘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感。
  10. 且自布远阴,崔嵬有时节:暗示松树在阴影中自我调节,待时而生。
  11. 因思左太冲,毋用感凉热:引入哲理,思考对外界变化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的形象比作生命的象征。
  • 拟人:赋予松树以人的特征,表达情感。
  • 对仗:使用对称的句式增添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松树的坚韧与生命力,表现出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松: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寒霜:代表逆境与困境。
  • 根本:象征生命的根基与希望。
  • 幼条:象征新生与成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涧底松》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永正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青松”象征着什么?

    • A) 脆弱
    • B) 坚韧与希望
    • C) 孤独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生命的脆弱性
    • C) 生命的韧性与不屈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青》 by 朱自华
  • 《松树》 by 徐志摩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涧底松》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而陈永正则表现出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当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漫成三首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定子(此诗又见《杜牧外集》,题作隋苑) 少年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无题二首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韩碑 正月崇让宅 裴明府居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丘貉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而字旁的字 万世之计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几而不征 冷灰爆豆 两点水的字 强自取柱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温静 回想 疥癞之疾 麥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包含枋的词语有哪些 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