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解佩令 七夕立秋》

时间: 2025-04-27 14:42:45

诗句

吟蝉咽露,高梧湿月,正经风、一叶飘飘下。

惊起灵乌,填画桥、云骈催驾。

趁新凉、离情一写。

痴儿呆女,陈瓜乞巧,为双星、竞传佳话。

只恐天孙,却替人、惊心良夜。

怕匆匆、月残花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2:45

解佩令 七夕立秋

原文展示

吟蝉咽露,高梧湿月,正经风一叶飘飘下。惊起灵乌,填画桥云骈催驾。趁新凉离情一写。痴儿呆女,陈瓜乞巧,为双星竞传佳话。只恐天孙,却替人惊心良夜。怕匆匆月残花谢。

白话文翻译

蝉声低吟,露水轻咽,高大的梧桐树上月光湿润,正当秋风吹拂,一片树叶飘落。灵巧的乌鸦惊起,飞过画桥,云彩纷飞催促着它的归途。趁着新凉的秋意,写下离愁别绪。傻傻的少年少女,捧着瓜果乞求巧合,希望双星能传递佳话。只怕天上的牛郎织女,反而让人惊心夜长。唯恐匆匆的月亮,残花凋谢。

注释

  • 吟蝉:指蝉鸣,象征夏末秋初的时节。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常与秋季相关。
  • 灵乌:指聪明的乌鸦,在古诗中常代指灵动的生灵。
  • 乞巧:指七夕节中乞求巧合与爱情的传统习俗。
  • 天孙:指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神仙情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国梨,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见长。其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情,善于用传统的诗词形式表达当代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七夕节期间,正值立秋时节,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间情感交织,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理解与追求。

诗歌鉴赏

《解佩令 七夕立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和立秋时节的清新气息。诗中以蝉声和露水开始,带出初秋的凉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接着,通过灵乌的惊起与画桥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爱情的渴望。

“痴儿呆女”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年轻情侣在七夕节前夕的稚嫩与期待,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怕匆匆月残花谢”作结,表现了对爱情脆弱与易逝的忧虑,深刻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在音乐性与意象上都表现出色,清新自然的语言与深情的主题相得益彰,令人感受到既有爱情的美好,又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蝉咽露,高梧湿月:描绘初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
  • 正经风一叶飘飘下:意指秋风吹动,树叶纷纷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惊起灵乌,填画桥云骈催驾:乌鸦的惊起象征着对时间的警觉,画桥与云彩则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 趁新凉离情一写:利用秋凉的契机,抒发离愁别绪。
  • 痴儿呆女,陈瓜乞巧:表现年轻人的天真与对爱情的渴望。
  • 为双星竞传佳话:希望能得到牛郎织女的祝福,传递佳话。
  • 只恐天孙,却替人惊心良夜:对牛郎织女的担忧,表现出对爱情的脆弱与不安。
  • 怕匆匆月残花谢:对美好爱情易逝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蝉声与秋露作比,使意象更为生动。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情感更加细腻。
  • 对仗:如“痴儿呆女”,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慨叹,展现了人们在七夕节日中对美好情感的期待与对脆弱爱情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夏末秋初,传达出时间的流转。
  • :象征思念与团圆,牛郎织女的爱情象征。
  • :象征美好与脆弱,反映情感的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位神仙
    C. 一种花

  2. “怕匆匆月残花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变化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解佩令 七夕立秋》和《静夜思》,前者侧重于七夕节的浪漫与情感,后者则表现了孤独与思乡。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在细腻描绘中展现了强烈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贺新凉 北归省亲 贺新凉 二月二日,宣岳州捷是日大雪和其年 贺新凉 送洪昉思归吴兴 贺新凉 为其年题词 贺新凉 送霂 贺新凉 冬夜书怀 贺新凉 放鱼 贺新凉 鸦阵 贺新凉 送阮亭东归兼悼西樵 贺新凉 寄邓孝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汤结尾的成语 问十答十 臼字旁的字 包含剌的词语有哪些 循次渐进 生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包含痢的词语有哪些 氛滓 篡国 切齿 十世单传 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享 五地 四点底的字 靑字旁的字 指皂为白 迂怪不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