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定风波》

时间: 2025-04-30 23:41:39

诗句

悟结清凉浩劫因。

生涯淡薄出嚣尘。

物物般般心上离,思纯。

克勤虚谷养元神。

接物和光循德柄,无方应变任天真。

豁落圆通精三昧,怀珍。

道人才调特清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1:39

原文展示

定风波
作者:王吉昌 〔元代〕

悟结清凉浩劫因。
生涯淡薄出嚣尘。
物物般般心上离,思纯。
克勤虚谷养元神。
接物和光循德柄,无方应变任天真。
豁落圆通精三昧,怀珍。
道人才调特清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前半部分提到,通过悟性可以获得内心的清凉,生活变得淡泊,超脱了世俗的纷扰。诗人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理解,努力在无常的世界中保持一种纯净的心态。后半部分讲述了与人交往时,应该顺应自然和人性,以德行作为准则,灵活应对生活中的变化。最后,诗人提到道理与人才的和谐统一,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

注释

  • 浩劫:大灾难。这里指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扰。
  • 淡薄:指对物质的追求不强烈,内心宁静。
  • 克勤:努力勤奋。
  • 虚谷:空旷的山谷,象征宁静的心境。
  • 德柄:道德的根基。
  • 豁落:开朗,通达。
  • 三昧:指一种深刻的修行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吉昌,元代诗人,作品多反映出士人的理想与追求,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定风波》以淡然的笔调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清新。王吉昌在诗中通过对物我关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他主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颗清凉的心,努力克勤以养元神,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接物和光循德柄,无方应变任天真”一句中,诗人强调了道德与人性的和谐,倡导一种随和而又灵活的生活哲学,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

诗中的意象如“虚谷”“三昧”等,既表明了对自然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全诗言简意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令人读后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悟结清凉浩劫因:通过领悟,获得内心的清凉,能够超越生活中的种种困扰。
  2. 生涯淡薄出嚣尘:生活变得淡泊,远离世俗的喧嚣。
  3. 物物般般心上离,思纯:与周围事物保持距离,内心追求纯净。
  4. 克勤虚谷养元神:努力工作,保持心灵的宁静。
  5. 接物和光循德柄,无方应变任天真:以德行为准则与他人相处,灵活应对。
  6. 豁落圆通精三昧,怀珍:心境开朗,通达自然的深刻智慧,珍惜这一境界。
  7. 道人才调特清新:强调人与道理的和谐,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风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凉”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使诗句更加韵律和谐。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倡导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道德的修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凉:象征内心的宁静和清晰。
  • 虚谷:代表一种空灵的心境。
  • 德柄:道德作为行为的基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定风波》的作者是谁?

    • A. 王吉昌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接物和光循德柄”强调了什么?

    • A. 与他人保持距离
    • B. 以德行相处
    • C. 追求财富
    • D. 追求名声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乐·村居》:描写恬淡宁静的乡村生活。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王吉昌与苏轼的《定风波》:同样名为《定风波》,但王吉昌的诗更注重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和谐,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文学选》:涵盖元代诗人的作品和生平。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方法。

相关查询

偶兴四首 偶兴四首 偶得佳酒怀尹少稷闻其连日致斋在台作长句寄 南岩 南涧 南涧 墨梅二首 墨梅二首 明老惠炭戏以二小诗 毛文仲惠文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轶民 难言兰臭 税人场 擐甲挥戈 幾字旁的字 贪欲无厌 包含寄的词语有哪些 精采秀发 秃宝盖的字 恨结尾的成语 沿泝阻绝 宝盖头的字 盛务 包含峒的词语有哪些 熏沐 父字头的字 间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