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30
红褪枝头绿涨溪,临流相送更相期。
庭梅谢后元无梦,山杏垂时莫问伊。
牵柳线,展荷衣,心闲自与白鸥宜。
天涯已是行踪杳,只剩荒鸡午夜啼。
春天的红花已悄然凋落,枝头只剩下青翠的树叶,溪水涨得更为丰盈;我在河边送你,心中更是期盼再会。庭院里的梅花已谢,心中再无梦境;山上的杏花垂下,不必再问那可人儿。牵着柳条,展现荷花的衣裳,心中自有闲适,白鸥共我相伴。天涯海角,已然行踪渺茫,只剩下荒野中的鸡鸣在午夜独自啼叫。
周燕婷,现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生活的点滴美。
这首诗写于春末,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离去与夏天的来临,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待。
在《鹧鸪天 送春和东遨》这首诗中,周燕婷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季节交替的无奈。开篇的“红褪枝头绿涨溪”描绘了春天的结束,红花凋谢后只剩下青翠的树叶,生动地体现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临流相送更相期”,则表达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庭梅谢后元无梦”与“山杏垂时莫问伊”相映成趣,前者象征着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后者则似乎在提醒我们,不必再追问失去的东西。此时,诗人心中虽充满遗憾,但仍有“心闲自与白鸥宜”的豁达,展现了对生活的从容态度。最后,“天涯已是行踪杳,只剩荒鸡午夜啼”,则将诗意推向极致的孤寂,天际尽头的行踪模糊,只剩下荒凉的鸡鸣,令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对生活的思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心境。
整首诗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红褪”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凋谢
B. 树叶变绿
C. 小溪涨水
D. 夏天来临
“天涯已是行踪杳”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重逢
B. 孤独与无奈
C. 对春天的怀念
D. 对未来的迷茫
“牵柳线,展荷衣”中的“荷衣”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少女
B. 春天的生机
C. 离别的伤感
D. 自由的飞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燕婷的《鹧鸪天》更具自然意象的描绘与哲学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过往的追忆。两者都在不同层面上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