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捣练子 赠云中子苏铉》

时间: 2025-04-30 18:31:34

诗句

云中子,是苏公,听予休要头*松。

顶华阳,巾九峰。

当行化,代山侗。

云游西北访崆峒。

阐善缘,立教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1:34

原文展示

《捣练子 赠云中子苏铉》 作者:马钰 〔元代〕

云中子,是苏公,听予休要头松。 顶华阳,巾九峰。当行化,代山侗。 云游西北访崆峒。阐善缘,立教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云中子是苏公,听我说你不要太过放松。你在华阳的顶上,头上带着九峰的巾帕。你应该去行道,替代山侗。你云游到西北去拜访崆峒,阐发善缘,建立教风。

注释

  • 云中子:指道教中的一位神仙,苏公的别名。
  • 华阳:指华阳山,传说中有长生不老的仙人。
  • 九峰:象征性地指代高峰,可能是指九座山峰,代表高远。
  • 山侗:可理解为山中的侗族,隐喻为人间的俗世。
  • 崆峒:指崆峒山,著名道教圣地。
  • 善缘:指美好的缘分,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字君德,号玄真子,山西人。他是道教的著名代表,作品多以道教思想为主,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道教兴盛的元代,反映了道教徒修道的生活和理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

诗歌鉴赏

《捣练子 赠云中子苏铉》是一首表达道教思想和友谊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云中子的描写,反映了道教的修道理念,强调了心境的修炼和对自然的亲近。开篇提到“云中子”与“苏公”,即以亲切的称呼拉近了与友人的距离,显示出对苏公的敬重和关怀。接着提到“顶华阳,巾九峰”,以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道教追求的高远理想,表达了对友人道途的期望。

“当行化,代山侗”则引入了行动的必要性,强调修道者不应只停留于理论,而要付诸实践,去教化他人。最后“云游西北访崆峒”则表现了道教徒的行程与追求,崆峒山作为道教圣地,寓意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体现了道教哲学的智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修身养性的必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中子,是苏公:直接称呼苏公,拉近距离,表明亲切之情。
  • 听予休要头松:劝告友人不要松懈,要保持警觉和努力。
  • 顶华阳,巾九峰:描绘友人在高处,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当行化,代山侗:强调行道的重要性,劝友人去教化他人。
  • 云游西北访崆峒:体现道教徒的游历与追寻,崆峒象征理想与归宿。
  • 阐善缘,立教风:希望友人能传播善缘,建立良好的教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中子比作高人,体现道教的理想。
  • 对仗:如“当行化,代山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云游、华阳、崆峒等意象,表现了道教徒的生活与理想。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道教徒应修身养性、传播善缘,追求高远的理想生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中子:象征着道教的理想化人物,代表修道者。
  • 华阳:高远的理想,表明追求的方向。
  • 崆峒:道教的圣地,象征着修道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捣练子 赠云中子苏铉》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马钰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云中子”指的是谁?

    • A. 道教神仙
    • B. 一位文人
    • C. 历史人物
    • D. 外国神祇
  3. “阐善缘,立教风”中的“善缘”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关系
    • B. 美好的缘分
    • C. 亲情
    • D. 师生关系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均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马钰的作品更侧重于道教的修行与理想,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越女词五首 送杨山人归天台 泾川送族弟錞 陌上桑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宫中行乐词 其六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放后遇恩不沾 感遇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清白白 村邻乡舍 观望风色 镸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寝湮 凵字底的字 张精 秀士 金字旁的字 有如白水 忧国忘思 包含吵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非度 冷嘲热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