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1:06
飞沙幂人风堕帻,老夫倦作关河客。
归来松下结草庐,卧听寒流雪山白。
悠悠如此四十年,世情脱略忘间关。
今晨见画忽自省,平地咫尺行山川。
鸟道连云出天险,玉树琼林光闪闪。
阴崖绝壑望欲迷,冰花历落风凄惨。
枯槎侧倒银河开,三巴春色随人来。
渔翁舟子相笑语,不觉已过洪涛堆。
溪回浦溆石齿齿,溪上人家成草市。
长林大谷猿鸟稀,小步蹇驴如冻蚁。
西望太白日色寒,青山削出蛾眉山。
人生适意随所寓,底须历涉穷跻攀。
明朝揽镜成白首,春色又归江上柳。
何如高堂挂此图,浩歌且醉金陵酒。
在飞沙弥漫的风中,我的帽子被吹落;老夫我已厌倦了关河漂泊的生活。
回到松树下,我搭了个草庐,躺着听那寒流从雪山奔涌而下。
悠悠四十年,世事渐渐淡忘,已不再关心。
今晨看到画作,忽然自省,平地之上,仿佛山川就在眼前。
鸟道通向云端,出入天险;玉树琼林,光彩夺目。
阴暗的崖壁和深渊让我迷惘,冰花飘散,风声凄惨。
枯槎侧倒,银河流淌,三巴的春色随人而来。
渔翁和船夫相互嬉笑,不觉已越过洪涛的堆积。
溪水蜿蜒,水边的石头整齐如齿,溪上的人家成了草市。
长林大谷,猿鸟稀少,小步慢行的驴子如同冻蚂蚁。
向西望去,太白山寒光四射,青山如蛾眉般削出。
人生要随意而居,何必苦苦追求艰难的攀登?
明朝照镜时,白发已生;春色又回到江边的柳树。
不如在高堂悬挂这幅画,痛快地歌唱,尽情醉饮金陵的美酒。
王冕(1287年-1359年),字仲明,号白石,元代著名画家和诗人。他以山水画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梅花。他的诗歌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王冕在这种环境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悟,表达了对世事的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关河雪霁图为金陵王与道题》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飞沙幂人风堕帻”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动荡,紧接着“老夫倦作关河客”,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与疲惫。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归来后在松下搭草庐的情景,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悠悠如此四十年,世情脱略忘间关”,显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四十年的经历让他对世事渐渐淡忘,内心却也愈加宁静。通过“今晨见画忽自省”,诗人意识到,虽然生活在平地,但山川的壮丽与人生的旅途并不遥远。
后面的描写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如“鸟道连云出天险”“玉树琼林光闪闪”,可见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珍视与向往。而“阴崖绝壑望欲迷,冰花历落风凄惨”则表现出大自然的险恶与凄凉,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最后,诗人以“明朝揽镜成白首,春色又归江上柳”总结了人生的无常和白头之叹,寄托着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思考。结尾的“何如高堂挂此图,浩歌且醉金陵酒”,显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酒的欢愉,传递出一种洒脱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对世事的淡然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终,诗人寄情于酒,与友共饮,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乐观态度。
诗中“老夫倦作关河客”中的“关河客”指的是什么?
A. 漂泊不定的人
B. 渔夫
C. 山民
D. 商人
诗人对四十年的感悟是?
A. 忘却世事
B. 感慨人生短暂
C. 希望重新开始
D. 追求名利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酒的厌倦
B. 对生活的恐惧
C.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 对朋友的依赖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了豪情与壮志,与王冕的《关河雪霁图》在对人生思考的深度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冕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和谐。杜甫的《春望》则通过对国家动荡的描绘,与王冕的淡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