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7:28
谒金门
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谒金门十二章以写其怅望之怀 其一 寄梅
开未彻。先把一枝偷折。看取黄昏今后别。暗香浮动月。谁为寻芳时节。误了前村踏雪。为问花閒能赋客。如何心似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怅然。梅花尚未完全开放,我先偷偷折下一枝。此后在黄昏时分,梅花又将别离我。清香在月光下轻轻飘荡,谁在这个寻花的时节,误了前村的踏雪之行?我想问问那闲适的花儿,能否为我写下诗句?为何我的心却如铁般坚硬?
作者介绍:李俊民,金朝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得到梅花的同时,表达了对梅花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惆怅。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正体现了诗人的心境。
《谒金门》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与香气,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在诗的开头,诗人用“开未彻”来形容梅花的娇嫩与未完全绽放的状态,这种意象不仅暗示了梅花的脆弱,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接下来的“先把一枝偷折”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与占有欲,折枝的行为仿佛是对一瞬美好的把握,然而这种美好却又是短暂的。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愁苦,“黄昏今后别”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离别而来。此时,梅花的“暗香浮动月”则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清香在月光下轻轻飘荡,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的情感由对梅花的热爱转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如何心似铁”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痛与坚硬,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此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离别与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开未彻”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完全开放
B. 尚未完全开放
C. 已经凋谢
诗中提到的“暗香浮动月”体现了什么意境?
A. 热烈
B. 悲伤
C. 朦胧
诗人心情为何“似铁”?
A. 因为快乐
B. 因为孤独与无奈
C. 因为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