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令》

时间: 2025-04-30 21:38:42

诗句

何处挽春还。

华屋金盘。

一枝红雪入惊看。

总为西园风露早,特地高闲。

寂寞曲阑干。

高髻云鬟。

绿罗衫子瘦来宽。

好个沈香亭畔月,只在秋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42

原文展示:

何处挽春还。华屋金盘。一枝红雪入惊看。总为西园风露早,特地高闲。寂寞曲阑干。高髻云鬟。绿罗衫子瘦来宽。好个沈香亭畔月,只在秋寒。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在哪里能再次挽回呢?华丽的房屋和金色的盘子。那一枝红梅花引人注目。都是因为西园的风露来得早,特意显得高雅闲适。只有寂寞的曲阑干。高高的发髻和云鬟。那身绿色的罗衫,瘦得刚好宽松。多么美好的沈香亭旁的月光,只是在秋天的寒冷中。

注释:

  • 挽春:挽回春天的意思,这里指对春天的怀念。
  • 华屋金盘:形容华丽的房屋和金属的盘子,暗示奢华。
  • 红雪:指的是红梅,形象地表达梅花的美丽。
  • 西园:指园林的一个地方,常常与春天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 曲阑干:指一种弯曲的栏杆,表示一种幽静的环境。
  • 云鬟:形容发髻高耸如云,暗示女子的美丽。
  • 沈香亭:一种亭子,通常环境幽静,适合赏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池,金朝诗人、词人,生于北方,晚年隐居于南方。他的诗词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观。元好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浪淘沙令》创作于金朝,正值社会动荡,诗人经历了战乱和政治的纷争,这让他对人生、自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孤寂环境的感伤。

诗歌鉴赏:

《浪淘沙令》是一首包含丰富情感和意象的词作。全词以“春”为引子,通过对春天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何处挽春还”直接表明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渴望,接着以“华屋金盘”描绘出奢华的环境,突显出与春天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红雪”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的娇艳,进而引发对春风和露水的追忆。

“高闲”二字,传达出一种高雅的气质,似乎在强调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寂寞曲阑干”则带有一丝孤独之感,暗示诗人在美丽的环境中依然感受到的孤寂。最后通过“沈香亭畔月”的描绘,将场景推向一种宁静的美好,虽是“秋寒”,却透露出一股清冷的诗情画意。

整首词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与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及深刻感悟,使得作品不仅有视觉的美感,更具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挽春还:追问春天何时能回归,表达对春天的怀念。
  2. 华屋金盘:描绘奢华环境,与春天的美好形成对比。
  3. 一枝红雪入惊看:红梅引人注目,暗示春天的到来。
  4. 总为西园风露早:西园的风露来得早,意味着春天的来临。
  5. 特地高闲:特意显得高雅闲适,强调环境的清幽。
  6. 寂寞曲阑干:描绘孤独的环境,增添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7. 高髻云鬟:形容女子的美丽,展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8. 绿罗衫子瘦来宽:服饰的描写,反映出一种淡雅的美。
  9. 好个沈香亭畔月:沈香亭的月色美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10. 只在秋寒:即使美好,却是秋天的寒冷,暗示孤独与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雪”,将梅花比作雪,强调其美丽。
  • 对仗:如“高髻云鬟”与“绿罗衫子”,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 拟人:一些意象如“春”似乎被赋予了情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的反思。诗人在奢华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却是孤寂与冷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红梅:代表着坚韧与美丽。
  • 月光:象征宁静与孤独的氛围。
  • 亭子:暗示了雅致与隐逸的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形成了作品深邃的艺术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处挽春还”是什么意思? a) 春天的来临
    b) 怀念春天
    c) 感叹春天的消逝

  2. “华屋金盘”的意象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自然美
    b) 生活奢华
    c) 孤独感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伤感
    c) 愤怒

答案:

  1. b) 怀念春天
  2. b) 生活奢华
  3. b)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1. 《如梦令》:同样是怀念美好,但更强调个人情感与思念。
  2. 《水调歌头》:通过月光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带有更强的哲理性。

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

参考资料:

  1. 《元好问诗词集》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常识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词 贫客吟 越溪怀古 题禅僧院 宿干越亭 赠施仙姑 观美人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望夫词 山石榴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统一战线 励志如冰 幺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蒙幕 黍字旁的字 谬误百出 风光 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惊惶无措 纵横交贯 很法 包含毳的词语有哪些 副题 三点水的字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