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2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27:34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
作者: 马致远 〔元代〕
四公子宅赋春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
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
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夏映帘十二挂珍珠,燕子时来去。
午梦薰风在何处?问青奴,冰敲宝鑑玎珰玉。
兀的不胜如,石家争富,击破紫珊瑚。
秋碧纱人歇翠纨闲,觉后微生汗。
乞巧楼空夜筵散,袜生寒,青苔砌上观银汉。
流萤几点,井梧一叶,新月曲阑干。
冬两轩修竹凤凰栖,雪压玲珑翠。
惯得闲人日高睡,赖花医,扶头枕上多风味。
门前怪得,狂风无力,家有辟寒犀。
诗中描绘了四公子的宅邸,春天的画堂温暖如春,绣帏轻轻摇动,散发着宝篆香气。虚名有什么用呢?在醉乡里,东风唤醒了梨花的梦。主人热情地迎接客人,鹦鹉在金笼中鸣叫。夏天,窗帘上挂着珍珠,燕子时常飞来飞去。午后的薰风在哪里?问青奴,冰敲宝鉴,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些奢华的生活让人感到无奈,像石家争富一样,击碎了紫珊瑚。秋天,碧纱轻挂,人们在闲适中休息,觉后微微出汗。乞巧楼上夜宴已散,袜子生了寒,青苔铺砌的地方观望着银汉。流萤点点,井梧一片叶子,新月映照在曲阑干上。冬天,修竹凤凰栖息,两扇轩窗被雪压得玲珑翠。习惯了闲人日高睡,依靠花香医治,头枕上多了风味。门前奇怪的是,狂风无力,家中有辟寒的犀牛。
作者介绍:
马致远,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生于公元1255年,卒于1321年。他的代表作有《汉宫秋》,以其高超的诗词和戏剧才华而闻名,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越调·小桃红》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中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的词作,通过描绘四公子宅邸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感悟。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日的温暖、夏日的悠闲、秋日的恬静与冬日的沉静,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例如“梨花梦”、“珍珠”、“流萤”等,构建出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整体的氛围轻松而愉悦,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
此外,诗中对季节的变化描绘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春天的生机盎然,夏天的热情奔放,秋天的丰收喜悦,冬天的宁静悠然,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词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生活的闲适与美好展开,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春夏秋冬的描绘,展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多姿多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四季的变换,也体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与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奴”指的是:
A. 青色的奴隶
B. 年轻的侍从
C. 侍女的名字
D. 诗人的朋友
诗中“流萤几点,井梧一叶”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春天的气息
B. 秋夜的宁静
C. 冬日的寒冷
D. 夏天的热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珍惜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的多重意蕴,感受元代诗人的生活情怀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