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沉醉东风》

时间: 2025-05-02 04:10:46

诗句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46

原文展示

沉醉东风
作者: 卢挚 〔元代〕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
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
村酒槽头榨,
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
白发上黄花乱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离开秀美的山水后,来到乡间竹篱茅舍的人家。路边野花盛开,村里的酒也开始酿造,喝得让人意犹未尽。醉意朦胧的山童不再劝阻我,白发上插满了黄花,显得格外洒脱。

注释

  • 恰离了:正好离开。
  • 绿水青山:形容自然风光优美。
  • 竹篱茅舍:用竹子和茅草搭成的简陋房屋。
  • 野花路畔开:路旁开满了野花。
  • 村酒槽头榨:村子里的酒正在酿造。
  • 欠欠答答:形容醉酒后说话含糊不清。
  • 山童:指山里的小孩或乡村的孩子。
  • 白发上黄花乱插:白头老人把黄花随意插在头上,形象地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挚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环境复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注。

创作背景

《沉醉东风》创作于卢挚游览乡间时,诗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宁静与欢乐的心情。

诗歌鉴赏

《沉醉东风》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诗人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离开美丽山水后,来到乡间的闲适场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美丽与丰收,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随着醉意的加深,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人世的无常与生活的欢愉,他不再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而是选择了洒脱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诗末“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更是将这种洒脱推向了高潮,白发老者随意插花的形象,生动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无畏和洒脱,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这首诗既有乡村的自然美,又有生动的人情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正好离开了美丽的山水。
  2. 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已经来到用竹子和茅草搭成的乡间人家。
  3. 野花路畔开:路边盛开着野花。
  4. 村酒槽头榨:村子里的酒正在酿制。
  5. 直吃的欠欠答答:喝得让人感到迷醉。
  6. 醉了山童不劝咱:醉了的山里孩子不再劝我。
  7. 白发上黄花乱插:白发老人头上随意插满了黄花,表示一种洒脱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发上黄花”比喻为洒脱的生活态度。
  • 拟人:将“山童”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绿水青山”和“竹篱茅舍”,形成了一种对比,突出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对自由、洒脱人生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水青山:象征着美丽的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 竹篱茅舍:代表朴素的田园生活。
  • 野花:象征自然的芬芳与生命的活力。
  • 村酒:象征着人际的温暖与乡村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

    • A. 高山大川
    • B. 野花与酒
    • C. 城市繁华
  2. 作者在哪个朝代生活?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3. 诗中“白发上黄花乱插”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沮丧
    • B. 洒脱
    • C. 忧伤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饮酒》与《沉醉东风》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作品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而卢挚的诗则更加强调生活的洒脱与快乐。两者都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虽有不同侧重,却有同样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卢挚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原欲归 送元大 似春阁 思归 水涨谢邑宰送米 上元 乞米 七夕 觅蠹椽 梦游故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郊逆 塞上江南 环生 辛字旁的字 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忧国忘思 肀字旁的字 包含形的成语 矢字旁的字 阻梗 肥田沃地 别有匠心 釒字旁的字 文堂 抽刀断丝 徧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