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3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39:24
孤云飞断淮城路,峥嵘草堂心眼。
簠簋林泉,弦歌风月,清纯湖壖亭馆。
趋庭杖撰。记危坐论经,渚莲香满。
阿母相依,佛灯长对读书幔。
红桑尘劫换久,故山谁问讯,猿鹤哀怨。
赁庑光阴,浮槎身世,消得霜毛催短。
清芬未远。有文采能承,旧家遗献。
尺幅缥缃,耐人珍重看。
孤云孤零地飞过淮城的道路,心中怀着峥嵘的理想。
在林泉之间,欢歌笑语,清新的湖畔和亭馆。
我拿着拐杖走向庭院,回忆起曾经坐在危坐上谈论经典的情景,荷花的香气弥漫在水边。
母亲与我相依偎,佛灯下我们长久地对着读书的帷幕。
红桑的尘世变迁已久,故乡的消息无人问津,猿鸟与白鹤哀怨哀鸣。
我租住在这庙宇,岁月如浮槎般漂浮,霜毛催促着短暂的生命。
清香的气息并没有远去。那些有文采的人能够继承这份旧家的遗产。
这幅字画珍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风格清新脱俗,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生活的一个特定时期,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写作的环境可能是在他隐居的草堂之中,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亲情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的“孤云飞断淮城路”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孤独而又缥缈的境界,表现出内心的漂泊与思索。接下来的“峥嵘草堂心眼”则反映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草堂成为心灵的寄托。
诗中描写的“簠簋林泉,弦歌风月”,不仅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随着诗意的展开,母爱的温暖、学问的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红桑尘劫换久,故山谁问讯”一句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体而言,诗歌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孤云飞断淮城路”中“孤云”象征什么?
“阿母相依”中“阿母”指代谁?
诗中提到的“佛灯”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