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55
美人左女右便娟隔秋江,
翠罗织裳楸叶光。
醉香艳粉凋斜阳,
更使诗人感杏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左边是女子,右边是一个娇娆的身影,隔着秋江。她的衣裳如翠色罗织,映衬着秋天楸树的叶子闪烁着光芒。醉意浓郁的香气和艳丽的粉妆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愈加凋零,让人感到诗人内心的凄伤与惆怅。
姜特立,字孟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景抒情,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木芙蓉》写于秋季,正值收获之时,诗人通过对美人及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其短暂性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生命流逝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木芙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美丽景色和美人的优雅姿态,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的描写将美人置于秋江之旁,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左女右便娟的对比,突出了美人的独特魅力。翠罗织裳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美人的华丽服饰,还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美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
“醉香艳粉凋斜阳”,在这句中,醉意、香气与斜阳交织,塑造了一种迷离的美感,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然而,随着“更使诗人感杏殤”的落幕,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伤愈发明显。杏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的事情终将逝去,诗人不仅是在欣赏美,更是在感叹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时光与美的交融,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并引发读者对美好与失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美人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美虽美丽,却终将凋零,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在字里行间得以传达。
诗中的“翠罗”指的是什么?
A. 绿叶
B. 华丽的衣裳
C. 清澈的江水
诗人因何感到伤感?
A. 美人的离去
B. 杏花的凋谢
C. 秋天的到来
诗中的“斜阳”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美好的事物
C. 时间的流逝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姜特立的《木芙蓉》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美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却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惋惜。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木芙蓉》这首诗的深层含义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