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其一 和阳春》

时间: 2025-04-28 16:11:25

诗句

布帆烟树隋堤路,望中一片云深。

几回搔首雁书沉。

别离千万缕,空遣柳摇金。

绿波荡尽文纱影,催醒还怯鸣禽。

天涯惜起倚阑心。

梦余残照,空翠湿衣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1:25

原文展示:

布帆烟树隋堤路,望中一片云深。几回搔首雁书沉。别离千万缕,空遣柳摇金。绿波荡尽文纱影,催醒还怯鸣禽。天涯惜起倚阑心。梦余残照,空翠湿衣襟。

白话文翻译:

在隋堤路上,布满帆影与烟树,望去远方是一片云雾深邃。我几次搔首,思念着那寄来的雁书,它的字迹已沉寂了。离别的情感如千万缕丝线,空虚地让柳枝摇曳着金光。绿波荡漾,文纱的影子被荡尽,仿佛催醒了那仍然怯懦的鸣禽。天涯海角,我依旧倚着栏杆,心中充满惆怅。梦里的余光和残照,让我湿透了衣襟,都是那空灵的翠色。

注释:

  • 布帆:指的是船上的帆,象征着出行和远方。
  • 烟树: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朦胧,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景象。
  • 隋堤路:隋代的堤岸,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点。
  • 搔首:形容思念或焦虑时的动作。
  • 雁书:指大雁带来的书信,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 千万缕:用以形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 空遣:空虚地给予或传递。
  • 文纱影:指轻纱般的影子,增添了一种柔美的感觉。
  • 倚阑心:倚靠栏杆,心中感到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临江仙 其一 和阳春》是在春天的背景下写成,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离别的愁苦情感。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样的时刻,离别的忧伤却更加凸显。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惆怅。开篇的“布帆烟树隋堤路”,描绘出了一幅温暖而朦胧的春日画面,营造了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几回搔首雁书沉”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雁书的沉寂象征着沟通的阻隔与情感的无奈。

“别离千万缕,空遣柳摇金”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离别情绪的复杂与无奈。柳树摇曳的金光,似乎在传递着离愁别绪。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绿波荡尽文纱影”描绘出春水的波纹与轻纱的影子,给人一种轻盈而柔美的感觉,但这份美好也伴随着“催醒还怯鸣禽”的感慨,流露出对生命脆弱的感知。

最后,诗人倚着栏杆,心中满是惆怅,衣襟被梦中的残照和空翠湿透,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布帆烟树隋堤路:描绘春日的隋堤路,帆影与树影交织,展现出迷蒙的景象。
  2. 望中一片云深:远方的云层深邃,暗示着思念的情感。
  3. 几回搔首雁书沉:反复思念远方的信件,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4. 别离千万缕,空遣柳摇金:离别的情感如同千万缕细线,柳树摇曳仿佛在诉说。
  5. 绿波荡尽文纱影:春水荡漾,轻纱的影子消散,衬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6. 催醒还怯鸣禽:春天来临,鸟儿被唤醒,但仍显得怯懦,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7. 天涯惜起倚阑心:在远方的天涯,倚靠栏杆,心中感到惆怅不已。
  8. 梦余残照,空翠湿衣襟:梦中的余光让衣襟湿透,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别离千万缕”,将离愁比作细缕,生动形象。
  • 拟人:柳树和鸟儿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绿波荡尽文纱影”,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离愁别绪与对春天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布帆:象征出行与希望。
  2. 烟树:传递出朦胧与神秘感。
  3. :象征柔情与离愁。
  4. 绿波: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5. 阑杆: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几回搔首雁书沉”意指什么?

    • A. 感到无聊
    • B. 思念远方的亲人
    • C. 欢迎来客
    • D. 读书写字
  2. “绿波荡尽文纱影”中的“文纱”指的是什么?

    • A. 书信
    • B. 轻纱
    • C. 柳枝
    • D. 绿水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离别的惆怅
    • C. 激昂壮志
    • D. 生活的安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中同样使用自然景色表达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对过往的思念,二者在情感上相互呼应,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绘。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清涟寺 浣溪沙 其六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浣溪沙·七夕闺情 浣溪沙 其三 张大千士女 浣溪沙 浣溪沙·秋兴六首和忼烈,并柬固庵 其三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字旁的字 拔地倚天 鬯字旁的字 包含录的成语 神龙马壮 多此一举 诺金 非刑拷打 鹵字旁的字 孩乳 口供 媚道 马字旁的字 鹤唳风声 满面红光 三点水的字 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