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15
曩由清举玉宸知,
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
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
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
捧觞为寿献声诗。
曾经因清白的才能被举荐,今天感到光荣如同冠冕般耀眼。曾经进入黄门陪同国君讨论政事,如今重求绛帐中得师承教诲。谈论文学和讲道理毫无倦意,保持浩然正气绝不衰退。唯有愧疚于铸就的容颜,未能报答恩情,捧杯祝寿献上声声诗篇。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成就,尤其以推行新法闻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豪放,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范仲淹担任陈州知州期间,表达了他在政坛和学术上的感悟与追求,体现了他对师恩的感激以及对自身抱负与责任的思考。
《过陈州上晏相公》是一首充满了人生感慨与师恩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他从清白之举到光荣位置的变化,表达了他对知识和师承的渴望与尊重。在诗中,范仲淹以“谈文讲道浑无倦”来表现自己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尤其在当今纷繁复杂的政局中,他依然保持着对理想和真理的坚定信念。最后,诗人以“捧觞为寿献声诗”来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体现出他对师长的尊重与礼赞。整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范仲淹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的感激,同时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责任的追求,反映了其高尚的品德与情操。
(选择题)“曩由清举”中的“清举”意指:
A. 清白的举荐
B. 清澈的水
C. 清晨的光
(填空题)“谈文讲道浑无倦”表达了诗人对_____的执着追求。
(判断题)诗中“捧觞为寿献声诗”体现了诗人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