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内附》

时间: 2025-05-07 08:14:05

诗句

十丈楼船下粤泷,将军系组列城降。

中朝一统有今日,南国小臣如此江。

自入羽毛州赋后,须忘鳞介土飞光。

当年百岁秦陀老,何事诗书滞一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4:05

原文展示:

十丈楼船下粤泷,将军系组列城降。
中朝一统有今日,南国小臣如此江。
自入羽毛州赋后,须忘鳞介土飞光。
当年百岁秦陀老,何事诗书滞一邦。

白话文翻译:

十丈高的楼船驶入粤江,指挥官把船只系在城边。
如今中原统一,南方的小臣却如此无能。
自从我在羽毛州赋得后,便要忘却那如鱼鳖般的土气。
当年百岁的秦陀老人,为什么诗书会在一国中滞留?

注释:

  • 十丈:十丈,古代衡量长度的单位,丈约合3.33米,十丈即约33米,形容楼船的高大。
  • 粤泷:指粤江,流经广东的一条重要河流。
  • 将军:指指挥官或军事首领。
  • 中朝:指中原的朝廷。
  • 羽毛州:古地名,可能指某个军事或文化中心。
  • 鳞介:指鱼和甲壳类,形容土气或低贱的风格。
  • 秦陀:指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象征文化的滞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崱,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关注国家的安危和文化的传承。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社会动荡,南北分裂,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南方小臣无能的失望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诗歌鉴赏:

《内附》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壮观的楼船和历史人物,展现了对南方小臣的失望与对国家统一的思考。开篇描述楼船驶入粤江,象征着外来力量的介入,反映出当时南方政局的动荡与无能。接着,诗人以“中朝一统”为转折,强调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以及南方小臣的无能,表现出对南方士人文化素养的批评。随后,诗人提到羽毛州赋得后的境遇,表达出他对低俗文化的厌弃与对高雅文化的向往。最后,通过提及秦陀老人的困境,诗人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整首诗用词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对文化的坚定信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丈楼船下粤泷:描绘出雄伟的楼船进入粤江,展现壮丽的场景。
  • 将军系组列城降:指挥官将船只系在城旁,暗示军事征服。
  • 中朝一统有今日:强调中原统一的局势,反衬南国的无能。
  • 南国小臣如此江:对南方小臣的无能表示不满。
  • 自入羽毛州赋后:提到自己的赋得经历,象征文化的启蒙。
  • 须忘鳞介土飞光:表达对低俗文化的厌弃。
  • 当年百岁秦陀老:引出历史人物,强调文化的沉淀与传承。
  • 何事诗书滞一邦:质疑为何文化在国家中停滞不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鳞介”比喻南国文化的低俗。
  • 对仗:全诗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楼船象征外来的力量,秦陀老象征文化的滞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国家统一、文化传承的关注,诗人表达了对南方小臣无能的失望,并希望能够振兴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船:象征外来势力或统一的力量。
  • 粤江:代表南方的地理背景与文化环境。
  • 秦陀:象征古老文化的沉淀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十丈楼船"中的“十丈”指的是(A)长度单位(B)时间单位(C)高度单位。
  2. 诗中提到的“中朝”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朝廷?(A)南方(B)中原(C)西方。
  3. “须忘鳞介土飞光”中的“鳞介”比喻的是(A)高雅文化(B)低俗文化(C)军事文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内附》与王之涣的《登高》均表现出对时局的思考与对文化的追求,但《登高》更多地体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而《内附》则着重于历史与政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望天都 临江仙·晓色曨 临江仙 风雨龙吟楼呈养癯先生,和瞿禅 临江仙 其四 旧内 临江仙·红楼缥缈光风里 临江仙八首 其六 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 七月红蕉 临江仙 临江仙·赠眉子 临江仙•遣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养晦韬光 强记博闻 倒八字的字 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摆功 令人钦佩 包含臣的成语 龠字旁的字 食樏 元件 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孤文只义 龍字旁的字 艳阳年 问慰 乐不极盘 人字头的字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