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1:05
原文展示:
想桐君山水,正睡雨,听淋浪。记短棹曾经,烟村晚渡,石磴飞梁。无端故人书尺,便梦中颠倒我衣裳。此去钓台多少,小山丛桂秋香。青苍秀色未渠央。台榭半消亡。拟招隐羊裘,寻盟鸥社,投老渔乡。何时扁舟到手,有一襟风月待平章。输与浮丘仙伯,九皋声外苍茫。
白话文翻译:
想象着桐君山的美景,正在雨中沉睡,听着雨声淋漓。记得曾经划着小船,经过烟雾缭绕的村庄,晚间渡过,石阶上的飞梁。无缘无故地收到故人的书信,梦中让我衣裳颠倒。这次去钓台有多远,小山上的桂花散发着秋天的香气。青翠的景色还未尽,台榭已经半毁。打算隐居,穿上羊皮袄,寻找盟友鸥鸟,终老于渔乡。何时能得到一叶扁舟,有一片风月等待我去评说。比不上浮丘仙伯,在九皋声外苍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77-1348),字伯雨,号贞居子,元代诗人、道士。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山水自然和隐逸生活。这首诗是和马昂夫的诗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张雨收到故人书信后,回忆起过去的山水之旅,同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提到的钓台、小山丛桂等意象,都是隐逸生活的象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想桐君山水,正睡雨,听淋浪”一句,以雨声为媒介,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世界。随后的“记短棹曾经,烟村晚渡,石磴飞梁”则通过回忆,勾勒出一幅过往的山水画卷。诗中的“无端故人书尺,便梦中颠倒我衣裳”一句,巧妙地表达了收到故人书信后的情感波动。结尾的“输与浮丘仙伯,九皋声外苍茫”则以仙境为对比,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隐逸诗的典型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钓台”位于哪个县? A. 浙江桐庐县 B. 浙江杭州 C. 江苏苏州 D. 福建福州
诗中的“羊裘”象征什么? A. 隐士的服饰 B. 贵族的服饰 C. 士兵的服饰 D. 商人的服饰
诗中的“一襟风月”指的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政治风云 C. 社会风气 D. 文学作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