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5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50:29
作者: 夏承焘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乱莺换了春声,客怀渐爱危阑凭。垂杨西北,千红一瞬,啼鹃怎听。渡海笳声,过江诗句,暂同高咏。笑昂藏自放,观天双眼,年年向,樽前醒。下界浮云未定。待张筵上昆仑顶。沦洲回望,扇尘乍敛,斜阳欲瞑。烟艇呼鸥,水楼传盏,且迟清兴。任江城入暮,鱼龙风恶,又寒潮打。
春天的声音被乱莺的啼鸣所替代,旅人的思绪渐渐依赖于这危险的栏杆。西北角的垂柳,瞬间绽放出千朵花,啼叫的杜鹃声又怎能听到?渡海的笛声,江上的诗句,暂时与高歌相同。笑着自如地放开自己,仰望天空,年年都在酒杯前清醒。人间的浮云依旧未定,等待在昆仑山顶的盛宴。回望沦洲,扇子上扬尘埃,斜阳即将沉落。烟雾中的小艇呼唤着鸥鸟,水边的楼阁传来酒盏的碰撞声,且慢慢享受清雅的兴致。不论江城入暮,鱼龙翻腾,狂风恶浪,寒潮袭来。
作者介绍: 夏承焘,近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壬申年五月,作者与之江诗社的诗友聚会于秦望山,反映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思考。
《水龙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开篇“乱莺换了春声”立刻引人入胜,春意盎然的气息扑面而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诗中提到“客怀渐爱危阑凭”,既表达了旅居他乡的孤独,又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逐渐引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心境的变化。
诗中多处运用意象,如“垂杨西北”、“啼鹃怎听”等,既渲染了春天的气氛,又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最后几句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鱼龙风恶,又寒潮打”的结尾,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留下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乱莺换了春声”意味着什么?
“鱼龙风恶”中的“鱼龙”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