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柳枝 寄四乡先生》

时间: 2025-05-02 01:14:57

诗句

杨柳枝词扫一篇。

寄谁边。

一于一郝二刘仙。

诉些言。

好与丘刘谭马子,共搜玄。

九还七返行功全。

去朝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14:57

原文展示

杨柳枝词扫一篇。寄谁边。一于一郝二刘仙。诉些言。好与丘刘谭马子,共搜玄。九还七返行功全。去朝元。

白话文翻译

这首《杨柳枝》词写了一篇,想寄给谁呢?这篇词中提到的有一位郝仙和两位刘仙,想向他们诉说一些话。愿与丘、刘、谭、马等人一起探索更深的道理。希望能在九次和七次的修行中,功德圆满,早日朝拜元始天尊。

注释

  • 杨柳枝:古代常用的诗词题材,象征柔美和思念。
  • 郝、刘:指代著名的道教人物或友人,具体指代不明。
  • 丘、刘、谭、马:可能是与诗人交情深厚的友人,或代指道教的修行者。
  • 朝元:道教用语,指朝拜元始天尊,寓意追求更高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诗人和道教人物,亦为道教的高人。他的作品多以道教思想为主,流露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道教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马钰身处的社会环境强调修身养性、追求精神世界的升华,因此诗中常见对道理和修行的探讨。

诗歌鉴赏

《杨柳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道教修行的追求。开篇以“杨柳枝”引入,象征着柔情与思念,传达出一种轻盈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诗中提到的“郝仙”和“刘仙”可能是诗人心中尊重的道教高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与期望。在“诉些言”和“共搜玄”中,诗人渴望与友人一起探讨更深的道理,通过交流思想加深彼此的理解与友谊。最后的“去朝元”则是对修行目标的追求,象征着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道教哲理的探讨,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枝词扫一篇:开篇提到“杨柳枝”,表明诗的主题,暗示柔情与思念。
  • 寄谁边:询问此诗将寄给谁,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
  • 一于一郝二刘仙:提到具体的人物,显示诗人与他们的关系。
  • 诉些言:希望能与他们分享一些想法。
  • 好与丘刘谭马子,共搜玄:愿与友人一起探讨更深的道理,体现了诗人的志向。
  • 九还七返行功全:暗含修行的过程,表示希望通过努力达到圆满的境地。
  • 去朝元:表达了对更高道教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杨柳枝”比喻柔情和思念。
  • 对仗:在提到人物时,使用了“郝”、“刘”进行对比,增强了表现效果。
  • 象征:通过“朝元”象征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道教修行的向往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柔美、思念。
  • 仙人:代表道教信仰和理想的追求。
  • 朝元:指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象征追求真理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郝仙”和“刘仙”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敌人
    C. 不明人物
    D. 诗人的家人

  2. “去朝元”意指: A. 去旅游
    B. 追求道教的理想境界
    C. 参加聚会
    D. 去看望亲人

  3.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D. 夸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风景描写。
  • 《春江花月夜》:与《杨柳枝》一样探讨了情感与哲理,但在意境上更为宽广,结合了景与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道教文化与艺术》

相关查询

龟山战歌 夜坐书怀柬刘伯叙 昌平道中 答或人 咏燕 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 被花恼(自度腔) 一枝春(除夕) 秋暮 寄劝俗兄弟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接耳交头 工字旁的字 卓开头的成语 赈贫济乏 清闲自在 帘庑 从学 女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土货 包含苓的词语有哪些 生荣死哀 妄取 黍字旁的字 陿小 盘马弯弓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