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20 20:45:06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20:45:06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落的明亮月光,
让我怀疑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
低头却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思乡之情。
  • 光:指月光,照射在床前。
  • 疑:怀疑、猜测。
  • 霜:指寒霜,暗示清冷的夜晚。
  • 举头:抬起头。
  • 低头:低下头,沉思。
  • 思:思念、怀念。
  • 故乡:指诗人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复杂的典故,但通过“明月”这一意象,联想到古代文人常用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体现了李白对故乡深深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生于701年,卒于762年,才华横溢,个性洒脱,作品多以豪放、奔放著称。其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静夜思》是李白在旅途中夜晚思念故乡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作简洁明了,却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一首极具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明亮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开篇“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夜晚,月光洒在床前,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随即“疑是地上霜”,通过怀疑月光是霜,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感觉。

接下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体现了诗人情感的起伏。抬头是对美好景象的欣赏,低头则是思念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感的转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刻怀念,以及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成为了中国古诗中思乡情怀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前明月光”: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营造出温馨而清幽的氛围。
  2. “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月光的怀疑,引发一种清冷的感觉,暗示内心的孤独。
  3.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月亮,表现出诗人对美景的欣赏。
  4. “低头思故乡”:低头沉思,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一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通过“明月光”和“地上霜”的比喻,强化了夜晚的清冷感;通过“举头”和“低头”的对比,展现了情感的起伏,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表达了李白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体现了对亲情、乡情的深刻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思乡和团圆。
  • 床前:代表着诗人的私密空间,增加情感的真实感。
  • 霜:象征着寒冷和孤独,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象征什么?
    A. 美好景象
    B. 思乡之情
    C. 友情
    D. 年龄

  2. 诗人抬头看什么?
    A. 太阳
    B. 星星
    C. 明月
    D. 风

  3.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忘记
    B. 思念
    C. 轻视
    D. 绝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了人情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以月亮为意象,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思念中融入了更多的社会背景与人情冷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更题 九日 悲青坂 夔州歌十绝句 其一 大麦行 苦战行 百舌 向夕 寄从孙崇简 赠陈二补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粉墙朱户 卖巧 忻忻得意 古肥今瘠 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围龙房屋 龟年鹤寿 业字旁的字 杀气腾腾 横地 施开头的成语 矛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献曝之忱 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劫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