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1:55
长相思 其二
作者: 刘基 〔元代〕
长相思,在苍梧,
九疑愁云隔明都,
湘神泪滴湘水枯。
冥冥雾雨啼短狐,
枫林沉阴天色晡。
凤皇不食鸱鸮呼,
嗟我欲往空长吁。
长久的思念,寄托在苍梧山上,
九疑山的愁云将明都隔开,
湘神的泪水滴落,使湘水枯竭。
迷蒙的雾雨中,短狐悲啼,
枫树林阴沉,天色已晚。
凤皇不再食鸱鸮的呼声,
我叹息想去,却只在空中长吁。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对时局的无奈与忧虑,亦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长相思 其二》是一首充满浓厚思乡情的诗作,诗人在苍梧山上长久的思念让人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情与无奈。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
开篇“长相思,在苍梧”,直接点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苍梧山作为湘神的栖息地,蕴含着故乡的文化和历史,诗人用“九疑愁云隔明都”形象地表达了明都和故乡之间的隔阂,愁云密布使得思念愈加浓重。
接下来的“湘神泪滴湘水枯”,用湘神的泪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悲伤,湘水因泪水而枯竭,体现了思念的痛苦与无奈。诗中“冥冥雾雨啼短狐”描绘了阴雨天气,短狐的悲鸣更是增添了一层悲伤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凤皇不食鸱鸮呼,嗟我欲往空长吁”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想要追寻理想却无奈无法实现的心情。凤皇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在现实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有对时代的感慨,展现了刘基深厚的诗歌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长相思,在苍梧”中的“苍梧”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湘神泪滴湘水枯”表达了什么情感?
“凤皇不食鸱鸮呼”中的“凤皇”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