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王适上元夜二首》

时间: 2025-05-03 16:08:01

诗句

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睛若发蒙。

羁客不眠诗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

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蓉乱白红。

知欲访僧同寂寂,应怜病懒畏烛烛。

宿雨初干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

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

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8:01

原文展示:

次韵王适上元夜二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睛若发蒙。
羁客不眠诗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
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蓉乱白红。
知欲访僧同寂寂,应怜病懒畏烛烛。

宿雨初干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
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
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白话文翻译:

灯光似乎要凝聚在一起,但风却没有惊动;月光初现,隐隐约约如同刚刚睁开眼睛。
身在他乡的游子辗转难眠,诗句尚未完成,游人们已经醉得半昏。
荒废的城池在闪烁中显得明暗交替,野水中的芙蓉花在白色与红色间摇曳。
我知道想要去找和尚聊聊,但又可怜自己病恹恹的,不想点亮蜡烛。

宿夜的雨刚刚停下,试着点燃火堆,独自呆在这里无计可施。
厌倦了看门外繁星闪烁,想要见到和尚窗前那一缕微光。
老了之后,春天来临却没有什么乐趣,梦中回到孤独的枕头上想念故乡的情景。
再因为佳句而思念樊口(故乡),一纸家书的分量却轻如百镒。

注释:

  • 羁客: 指在外漂泊的人。
  • 游人: 指旅客、游玩的人。
  • 熠耀: 形容光亮闪烁。
  • 芙蓉: 指荷花。
  • 同寂寂: 一起沉默、清静。
  • 蜡烛: 这里用作照明工具,象征微弱的光明。
  • 樊口: 指故乡,古时樊口是一个地名,后用以代指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其与兄苏轼共称“苏门兄弟”,在诗词、散文、书法上均有较高成就,尤其以散文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宵节,表现了诗人在这个节日中的孤独感受。诗人借助灯光与月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身处异地的无奈。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王适上元夜》通过描绘元宵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的开头以“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睛若发蒙”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正如他此时的心境。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游人欢聚一堂的景象,然而他却因身处他乡而感到无比孤独。

诗中“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蓉乱白红”一联,通过对比荒凉的城池与野水中的芙蓉,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联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尤其是“梦回孤枕有乡情”,更是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无奈,使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光欲凝不惊风: 描绘了灯光的微弱,暗示内心的宁静。
  • 月色初睛若发蒙: 月光刚刚亮起,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
  • 羁客不眠诗未就: 游子因思乡而难以入睡,诗作尚未完成。
  • 游人半醉夜方中: 其他游客在欢乐中畅饮,形成鲜明对比。
  • 荒城熠耀相明灭: 荒废城市的灯光闪烁,暗示着无常和孤独。
  • 知欲访僧同寂寂: 诗人希望寻求慰藉,但因身体不适而犹豫。
  • 宿雨初干试火城: 雨后初晴,试图点燃火堆,表明无所依靠。
  • 厌看门外繁星动: 对外界的繁星感到厌倦,想念内心的宁静。
  • 老罢逢春无乐事: 年老时春天来临却没有乐趣,感到无奈。
  • 梦回孤枕有乡情: 梦中回到故乡,思念愈发浓烈。
  • 重因佳句思樊口: 因佳句而思念故乡,一纸家书显得轻如鸿毛。

修辞手法:

  • 对比: 游人欢愉与诗人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 将灯光与月色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意象: 灯光、月色、荒城、芙蓉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表达了在元宵节这一团圆的日子里,身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 代表希望与温暖。
  • 月色: 象征孤独与思念。
  • 芙蓉: 纯洁与美好的象征。
  • 繁星: 代表遥不可及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羁客”指的是: A. 游客
    B. 在外漂泊的人
    C. 老人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的是: A. 春天的美好
    B. 对故乡的思念
    C. 游玩的乐趣

  3. “灯光欲凝不惊风”中的“凝”字意为: A. 凝聚
    B. 触动
    C. 照耀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离愁别绪,情感上与苏辙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
  • 相关古诗词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葵扇 其四 送梅德涵令缙云 梦中诗 桂林还珠洞 苏慕遮 追和严内翰诸公寿和斋易翁六十诗 西湖观打鱼同王紫巘若云立安朱开黄作四首 其三 游苏子美沧浪故园 粉盐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好谋无决 当世得失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貝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包含馥的词语有哪些 邻光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重瞳目 横行直走 河出伏流 犬字旁的字 洗心自新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矜愚饰智 包含廷的词语有哪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阆苑琼楼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