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8:13
巉壁罥藤萝,梗石细流幽咽。
泼靛沈沈潭冷,是千年龙沫。
紫花三五着岩坳,寂寞谁为发。
据蹬支颐闲卧,任心弦风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山潭场景:峭壁上缠绕着藤萝,溪水在细石间缓缓流淌,发出低沉的咽音。潭水深蓝而寒冷,宛如千年的龙涎。紫色的花朵在岩石之间点缀,寂寞的环境中,谁来为它们绽放呢?我倚靠在岩石上,悠闲地支着头,任凭心中的思绪随风飘荡。
郑德涵(1879-1940),近代诗人,生于江苏,曾任教育职务。他的诗歌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注重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与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脱俗。
《好事近 石潭》创作于郑德涵游历山水时,诗人借助山水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闲适与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透露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巉壁与藤萝的结合,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生机,溪水的“幽咽”声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着诗人用“泼靛沈沈潭冷”来表现潭水的深沉与寒冷,仿佛在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深邃。
“紫花三五着岩坳,寂寞谁为发”一句,诗人以紫花的孤独感映射内心的孤寂,诗人不禁自问,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谁来陪伴这些孤独的花朵?而最后两句则转入自我反思,诗人悠闲地倚靠在岩石上,任思绪随风飘荡,表现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自然的深切眷恋与对生命的哲思,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山川
B. 石潭
C. 田园
“泼靛沈沈潭冷”中的“泼靛”形容潭水的什么特点?
A. 清澈
B. 深邃
C. 温暖
诗句“寂寞谁为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