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登釜山复亭》

时间: 2025-05-02 12:44:46

诗句

一角虚亭四面风。

我来闲倚曲阑东。

云笼树色山排翠,日落波光水漾红。

对美景,触忧衷。

不堪北望满尘烽。

倩谁直捣黄龙饮,南宋山河未许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46

原文展示:

一角虚亭四面风。我来闲倚曲阑东。云笼树色山排翠,日落波光水漾红。对美景,触忧衷。不堪北望满尘烽。倩谁直捣黄龙饮,南宋山河未许同。

白话文翻译:

在这角落的虚亭里,四面吹来阵阵微风。我在这里懒散地倚靠着曲形的栏杆,面朝东边。云雾笼罩着树色,山峦排开翠绿,夕阳西下,波光荡漾,水面映出红色的光辉。面对这美丽的景色,却触动了我内心的忧虑。无法忍受北方战火的烽烟,谁能来直捣黄龙,畅饮一杯?南宋的山河还未能恢复如初。

注释:

  • 虚亭:空旷的亭子,象征着一种闲适的心境。
  • 倚曲阑:曲形的栏杆,体现出诗人的悠闲状态。
  • 云笼树色:云雾笼罩着树木的色彩,描绘出朦胧的美景。
  • 日落波光:夕阳西下,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尘烽:战火的烟尘,指代北方的战乱。
  • 黄龙:指的是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表达诗人对国家山河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岳尊,现代诗人,擅长古体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祖国河山的深情和对历史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常融入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现实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鹧鸪天 登釜山复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闲适的环境中,面对自然的美景,感受到的却是内心的忧虑与对国家的担忧。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亭子和风的细腻景象,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北方战乱的无奈与痛苦。诗人用“云笼树色山排翠,日落波光水漾红”来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反衬出身处其中的他,却无法全然享受这份宁静,心中充满忧思。

在对美景的描写中,诗人展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美好的自然景象与动荡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无奈。“倩谁直捣黄龙饮”,表达了诗人渴望重新获得国家安宁与繁荣的心愿,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引入,最终留给读者的是对历史苦难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对家国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角虚亭四面风:描写亭子四周环绕着风,暗示着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2. 我来闲倚曲阑东:诗人悠闲地倚靠在曲形的栏杆上,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状态。
  3. 云笼树色山排翠:用“云笼”描绘出树木在云雾中的朦胧美感,形成山与树的对比。
  4. 日落波光水漾红:夕阳西下,水面反射出红色光辉,增添了画面的美丽。
  5. 对美景,触忧衷:面对美景,诗人的内心却充满忧虑。
  6. 不堪北望满尘烽:北方战乱的烽火使诗人感到无法承受的沉重。
  7. 倩谁直捣黄龙饮:渴望有人能够解决问题,畅饮一杯,表达对历史的渴望。
  8. 南宋山河未许同:对未能恢复的南宋山河感到惋惜,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云笼树色山排翠”与“日落波光水漾红”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忧虑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情感冲突。
  • 拟人:通过“倩谁直捣黄龙饮”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期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闲适与宁静。
  • :代表自然的变幻与生命的流动。
  • :象征着朦胧与变幻,隐喻心情的复杂。
  • 山河:象征国家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
  • 烽火:战乱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面哪一句描绘了自然的美景? a) 对美景,触忧衷
    b) 日落波光水漾红
    c) 不堪北望满尘烽
    d) 倩谁直捣黄龙饮

  2. “黄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历史人物
    c) 国家命运
    d) 战争

  3. 诗人对美景的感受是什么?
    a) 完全享受
    b) 忧虑与无奈
    c) 轻松与快乐
    d) 无所谓

答案:

  1. b) 日落波光水漾红
  2. c) 国家命运
  3. b) 忧虑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鹧鸪天》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偏向于展示自然的壮美与豪情,而汪岳尊则在美景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忧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稽庄即事 赠适庵册工 彭司令震龙第一百二十二 闽三士第一百一十七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 第一百九十七 长子第一百四十九 石三峰为示十字云昔日乘龙贵今朝汗马劳为足 发宿迁县 第一百八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动中肯綮 措置失宜 同恶相助 防开头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憋气窝火 采字旁的字 敬老慈稚 川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襟怀洒落 诗酒朋侪 东胶 萦映 洞察秋毫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