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7:20
临江仙 友人长途电话约以同题为诗
作者:蔡淑萍
不道巴山今夜,西窗烛与谁同?
倚栏意绪转朦胧。
漫云诗共酒,独听雨兼风。
有恨难和人说,灯前徒剩怔忡。
情怀依旧类飘蓬。
感君千里约,心逐大江东。
今晚的巴山,谁与我共赏这西窗烛光?
倚在栏杆上,心思变得模糊迷离。
随意吟诗对酒,独自倾听雨声和风声。
心中的怨恨无处诉说,烛前只剩下茫然。
我那种情怀仍如飘荡的蓬草。
感念你千里相约,心随大江向东流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淑萍,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她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友人通过长途电话约定以同题作诗的情境下,体现了现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念之情。
蔡淑萍的《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在孤独的夜晚对友人深切的思念。通过“巴山”和“西窗”的意象,诗人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孤寂的氛围。夜幕降临,窗前的烛光闪烁,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无尽的思绪。倚栏而立,心中的意绪如雾般朦胧,似乎连酒与诗都无法慰藉内心的孤独。
“有恨难和人说,灯前徒剩怔忡”,这一句道出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心中的情感无处倾诉,只能在烛光下迷茫。最后两句“感君千里约,心逐大江东”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虽远隔千里,但心中依然与友人同在的情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蕴含着深厚的友情,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流与距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巴山”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四川
B. 安徽
C. 广东
D. 浙江
“灯前徒剩怔忡”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愉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满足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D. A和C都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临江仙》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中的思念,而后者则展现出豪放与洒脱的情感风格。两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具特色,前者细腻,后者奔放,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临江仙 友人长途电话约以同题为诗》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