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7:20
临江仙(阿方初出)
作者: 赵令 〔宋代〕
枝上粉香吹欲尽,依前庭院春风。
更谁同绕摘芳丛。
漏残金兽冷,信断锦屏空。
看结灯花愁不睡,酒阑无梦相逢。
凄凉长判一生中。
不如云外月,永夜在房栊。
春天的花香在枝头渐渐消散,庭院里依旧是春风拂面。
还有谁能陪我一起徘徊在这花丛中呢?
时光流逝,时钟已到深夜,金兽的影子显得冷清,
信件也已经断绝,锦绣的屏风显得空荡荡。
看着灯下的花朵,我心中愁苦难以入睡,
酒已喝尽,梦中再也没有与你相逢的希望。
这凄凉的心情仿佛注定伴随我一生。
不如遥望天上的明月,长夜也就无所谓孤单了。
赵令,字仲明,号惟庵,宋代词人,以词风清新婉约著称。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通过描写庭院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伴侣的渴望。
《临江仙(阿方初出)》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内心的孤独。诗中通过枝头花香的消散和庭院春风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借助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失落。金兽的冷清和锦屏的空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情感的断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他在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时,却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通过“灯花愁不睡,酒阑无梦相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的“云外月”则是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象征着一种超脱与释然。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孤独与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理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枝上粉香”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金兽”的描写象征着什么?
“不如云外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以上内容为对《临江仙(阿方初出)》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