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题苏小小图》

时间: 2025-04-30 06:04:34

诗句

桐阴别院宜清昼。

入坐春山秀。

美人图子阿谁留。

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

粉澹梨花瘦。

只除苏小不风流。

倒插一枝萱草凤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4:34

原文展示:

桐阴别院宜清昼。
入坐春山秀。
美人图子阿谁留。
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
粉澹梨花瘦。
只除苏小不风流。
倒插一枝萱草凤钗。

白话文翻译:

在桐树阴影下的别院,正适合享受清幽的午后。
我坐在这里,眼前是秀丽的春山。
这幅美人图是谁留下的呢?
都是宣和年间的名家所作,流传在内家。
莺莺和燕燕在分飞之后,
粉色的梨花显得有些憔悴。
唯独苏小不显风流,
她的凤钗上插着一枝萱草。

注释:

  • 桐阴:桐树的树荫。
  • 别院:独立的小院子。
  • 清昼:清静而美好的午后。
  • 美人图:描绘美人的画作。
  • 宣和:指北宋宣和年间,著名的书画创作时期。
  • 莺莺燕燕:指春天的鸟儿,象征美好的爱情与生活。
  • 粉澹:指脸色淡淡的,形容娇弱。
  • 苏小:指苏小小,历史上著名的美人。
  • 萱草:一种植物,古时象征忘忧。

典故解析:

苏小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著名的美人,传说她以才情和美貌著称,受到许多文人的追捧。她的故事在《红楼梦》中也有所提及,象征着古代女子的美丽与才华。此诗提到她,意在表达对美人及其风流的深切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锡,元代诗人、文学家。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词作,风格清丽,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以及人情冷暖,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乱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图画,表达对美人及其命运的思考,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虞美人 题苏小小图》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美人图的细腻描写与情感寄托。开篇以“桐阴别院宜清昼”引入,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入坐春山秀”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在对美人图的思考中,诗人不仅关注画作本身,更对美人背后的故事充满好奇。“美人图子阿谁留”一句,表达了对美人身世的疑问,似乎在追寻那份被遗忘的美丽与爱情。而“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则将美人图与历史名家联系起来,赋予了画作更深的文化价值。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转向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莺莺燕燕分飞后”描绘了春日的离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而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苏小小的风流与他人的憔悴,表达了对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美人的画,更是一种对美、爱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桐阴别院宜清昼 - 在桐树的阴影下的小院子,正适合享受清幽的午后。
  2. 入坐春山秀 - 坐在这里,眼前是美丽的春山,风景如画。
  3. 美人图子阿谁留 - 这幅美人图是谁留下来的呢?引发对创作者的思考。
  4. 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 - 这幅画都是宣和年间著名书画家的作品,流传在名门之家。
  5. 莺莺燕燕分飞后 - 春天的莺燕在分飞后,暗示着离别与伤感。
  6. 粉澹梨花瘦 - 粉色的梨花显得有些憔悴,象征着衰退与哀愁。
  7. 只除苏小不风流 - 唯独苏小小不显风流,暗示她的独特与孤独。
  8. 倒插一枝萱草凤钗 - 她的凤钗上插着一枝萱草,象征忘忧与美丽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莺莺燕燕”比喻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脆弱。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萱草象征着忘忧,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人图、春山景色和对苏小小的思考,展现了对美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美人命运的同情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阴:象征宁静、清幽的环境。
  • 美人图:代表美丽与艺术的结合。
  • 苏小:象征着古代女性的美丽与才情。
  • 萱草:象征忘忧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美人图”是谁的作品?

    • A. 元好问
    • B. 宣和年间的名家
    • C. 苏小小
    • D. 不详
  2. 诗中“莺莺燕燕”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爱情的离散
    • C. 美人的风流
    • D. 生活的繁忙
  3. 诗中提到的“萱草”象征什么?

    • A. 忘忧
    • B. 美丽
    • C. 离别
    • D. 心情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渴望。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在风格上,元好问的诗更显得沉静与哲理,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与感性。

参考资料:

  • 《元好问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元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儿(灯花) 摸鱼儿(送汪水云之湘) 摸鱼儿(肯堂欲惠书不果,借萧彦和梅花韵见意) 摸鱼儿 咏虫 摸鱼儿 秋海棠 摸鱼儿 摸鱼儿(壬子初度) 摸鱼儿 寒夜观剧,演韩蕲王夫人故事 摸鱼儿 为黄仲韬题吴彩鸾骑虎图 摸鱼儿 韩景图有句云归来坐深林悟到秋生处心甚爱之作此以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善柔 惊开头的成语 止字旁的字 勉劳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包含连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豺狼塞道 提土旁的字 劳动生产率 铲恶锄奸 釒字旁的字 自然光 穿着打扮 以一当十 石字旁的字 十里洋场 尺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