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8:48
作者: 顾贞立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惜年华匆匆过了,那堪短日如许。
冷清清地长愁病,禁得几宵疏雨。
当年事。空忆著雕栏玉砌春风里。
斜阳归去。算只有多情,伴人瘦影,相对各无语。
思伴侣。斗草西邻儿女。别来也应憔悴。
青衫翠袖知何处,脉脉尽随流水。
君听取。君不见纷纷今古皆如此。
谁非谁是。何必问青天,本来造化,万物总难据。
岁月匆匆而过,短暂的日子让人难以忍受。
心中愁苦,几夜细雨不断。
往昔的事情,空留在雕栏玉砌的春风里。
夕阳西下,只有多情的人,孤独地相对无言。
思念的伴侣,和邻家的儿女一起斗草,
离别后也应该憔悴。
那青衫翠袖的女子如今在哪里?
她的目光随着流水渐行渐远。
你来听,这世事纷纷,古今皆然。
谁又能说清楚?何必追问青天,
这本是造化的安排,万物都是难以把握的。
作者介绍: 顾贞立,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词作,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摸鱼儿》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对人生无常及逝去的青春感到惋惜之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情感与生命哲理的思考。
这首《摸鱼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开篇直入主题,感叹岁月匆匆,表达了对短暂生命的惋惜。接下来,诗人通过“冷清清地长愁病”来渲染内心的孤寂和忧愁,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诗中反复提及的“多情”二字,既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伴侣的思念,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雕栏玉砌”的繁华与“斜阳归去”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最后,结尾处以“万物总难据”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给人以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引导读者感受那种无可奈何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时间流逝和情感孤寂的描写,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珍惜美好时光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雕栏玉砌”象征什么?
a) 年龄
b) 繁华的往昔
c) 自然景色
“斜阳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无奈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生命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及人生无常的思考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