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4:25
满江红 寿张绣江
作者: 张伯淳 〔元代〕
省闼丝纶,早传到和羹消息。
无限事但从纲领,认教端的。
回省平生游宦处,那曾些个由人力。
算知心惟有好湖山,秋澄碧。
从此去,开寿域。
缘底事,催行色。
傍重阳时候,且排瑶席。
何待殷勤斟菊水,底须托兴青松柏。
愿年年浓蘸绣江波,供词笔。
在窗前轻轻拨动丝绸的帘子,早已经传来了和谐的消息。
诸多事情不过是从纲领中得来的,确实是如此。
回想起我一生游宦的地方,哪里是依靠人力所能达到的。
心中所知的,惟有那美丽的湖山,秋日里清澈的碧水。
从今往后去,开辟长寿的领域。
这缘故是什么,催促着我前行的色彩。
在重阳节的时候,暂且摆设瑶席。
何必恳切的斟满菊花酒,倒不如依托青松和柏树。
愿年年都能浓墨重彩地浸染绣江的波光,为我的词笔提供灵感。
张伯淳,元代诗人,生于元初,字仲明,号浣溪,因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受到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音乐感。
《满江红》是张伯淳在重阳节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长寿的祝愿,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节日的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满江红》这首词以“省闼丝纶”开头,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作者在窗前静观外界,心中早已有了和谐的消息,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回顾自己游宦的经历,感叹自身的无奈,强调“心惟有好湖山”,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重阳节的宴会在这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意象,瑶席的摆设和菊花酒的斟酌,传达出节日的气氛和对友人的热情款待。然而,诗人更愿意依托青松和柏树,象征着他对长寿与坚贞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节日温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深刻而含蓄。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长寿的祝愿,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节日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什么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省闼丝纶”中的“丝纶”指的是什么?
A. 帐篷
B. 帘子
C. 布料
D. 绳索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祝愿长寿?
A. 菊花酒
B. 青松柏
C. 瑶席
D. 湖山
《满江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张伯淳的诗歌更注重对节日欢庆的描绘,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