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时间: 2025-04-29 13:29:24

诗句

听说娑婆无量苦。

横遭狱讼拘官府。

大杖击身疮未愈。

重鞭楚。

血流满地青蝇聚。

牒诉纷纷皆妄语。

无人敢打登闻鼓。

天上群仙司下土。

能轻举。

何时一降幽囚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9:24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听说娑婆无量苦。横遭狱讼拘官府。
大杖击身疮未愈。重鞭楚。
血流满地青蝇聚。牒诉纷纷皆妄语。
无人敢打登闻鼓。天上群仙司下土。
能轻举。何时一降幽囚所。

白话文翻译:

听说娑婆世界充满无尽的苦难,遇到不公的审判和官府的拘押。
身上遭受重杖的打击,伤口至今未愈,饱受重刑。
鲜血流满了大地,青蝇聚集在伤口上。
无数的诉状纷纷而来,然而皆是虚假之言。
无人敢为我鸣冤,天上的众神仙都在遥远的天际。
他们能轻易飞升,何时能降临到我的幽闭之所呢?

注释:

  • 娑婆:指“娑婆世界”,即现实世界,常被认为是充满苦难的地方。
  • 狱讼:指官司和审判。
  • 大杖:指重刑。
  • 重鞭楚:指遭受鞭子抽打,痛苦难忍。
  • 牒诉:指书面上诉。
  • 登闻鼓:古代鸣鼓以传达冤屈的方式。
  • 群仙:指天上的神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梵琦,元代诗人,以其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劳苦大众命运的同情与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个人的遭遇与感受,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及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深陷囹圄的人的痛苦经历,展现了人间的苦难与无助。开头部分“听说娑婆无量苦”道出了现实世界的苦痛与无奈,随后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了囚徒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利用“血流满地青蝇聚”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悲惨的现场,令人触目惊心。此外,诗中“无人敢打登闻鼓”一语,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冷漠,表达了对冤屈难以申诉的绝望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张力,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说娑婆无量苦:引入主题,指现实世界的苦难。
  • 横遭狱讼拘官府:表达个人遭遇的不公正。
  • 大杖击身疮未愈:具体描绘受刑的痛苦。
  • 重鞭楚:再度强调身体的伤痛。
  • 血流满地青蝇聚:生动的意象,体现痛苦的惨烈。
  • 牒诉纷纷皆妄语:诉状多,但都是虚假的。
  • 无人敢打登闻鼓:无人为正义发声,表现社会冷漠。
  • 天上群仙司下土:神仙遥不可及,表示希望渺茫。
  • 能轻举。何时一降幽囚所:渴望救援,感到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血流满地青蝇聚”,通过具体意象传达抽象的痛苦与无助。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深刻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及对自由的渴望,表达了对苦难人群的同情。

意象分析:

  • 娑婆:象征现实的苦难。
  • 青蝇:象征着无情的现实和腐败的社会。
  • 天上群仙:象征理想与希望的遥不可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娑婆”指的是哪种世界?
    A. 天堂
    B. 现实世界
    C. 地狱
    D. 梦境

  2. 诗中“无人敢打登闻鼓”表达了什么?
    A. 社会的公正
    B. 人们的勇气
    C. 社会的冷漠
    D. 人们的乐观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同样描写社会苦难的作品如杜甫的《春望》,其中也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但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梵琦的诗更具沉重的个体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大全》

相关查询

春前一日赋呈诚斋觅荆溪诗编且邀看玉照堂花 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 出寂照行至书馆 酬曾无逸架阁见寄 崇德道中 池上 呈尤侍郎陆礼部 呈吴居甫待制 车中闻人说豀涧如水晶色口占一绝 长至前夕书寄陆严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夏典 草签 主忧臣辱 生字旁的字 脏心烂肺 鸟字旁的字 朱唇榴齿 狂三诈四 负薪之病 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败笔成丘 引绳排根 瓦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直鼓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