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观边女调神》

时间: 2025-05-02 06:10:43

诗句

割肉如山生啖取。

黄羊不及青羊饫。

腹饱还须多饮乳。

庐帐里。

膻风吹起沙如雨。

两两调神蒙古女。

花冠对插山鸡羽。

大汉将军香火主。

歌且舞。

威灵莫把藩儿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0:43

原文展示:

渔家傲 观边女调神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割肉如山生啖取。黄羊不及青羊饫。腹饱还须多饮乳。庐帐里。膻风吹起沙如雨。两两调神蒙古女。花冠对插山鸡羽。大汉将军香火主。歌且舞。威灵莫把藩儿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生活场景,首先提到割肉的情景,肉如山般丰盛,黄羊的肉比不上青羊的滋味。吃饱后还需要多喝奶。在帐篷里,膻风吹起沙子,像雨一样飘落。两位蒙古女子正在调神,花冠对插着山鸡的羽毛。大汉的将军在这里香火鼎盛,一边歌舞,威风凛凛,不要惹怒边疆的士兵。

注释:

字词注释

  • 割肉如山:形容肉类丰盛,宛如高山。
  • 黄羊、青羊:指不同种类的羊,青羊肉更为美味。
  • 庐帐:指帐篷,居住的地方。
  • 膻风:膻气,指羊肉的腥味。
  • 调神:调动情绪,兴奋状态。
  • 蒙古女:指边疆的蒙古族女性。
  • 花冠:装饰性头饰,用花或羽毛制作。
  • 香火主:指负责祭祀的将领。

典故解析

  • 大汉将军:指的是汉朝的将领,象征着汉族的威严与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3年-1635年),字仲明,号惭愧,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风格豪放而又不失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背景是对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观察与描绘,反映了当时边境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诗歌鉴赏:

屈大均在《渔家傲 观边女调神》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边疆生活图景,诗歌开头以“割肉如山生啖取”引入,描绘了丰盛的肉食,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赞美,也暗示了边疆资源的丰富。接着提到的“黄羊不及青羊饫”,则体现了对美食的讲究,显示出边疆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习俗。

诗中“庐帐里。膻风吹起沙如雨”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的场景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和生活的真实感。对蒙古女子的描写更是增添了民族特色,表现了边疆文化的多样性与韵味。

整首诗通过歌舞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欢乐与和谐的氛围,尤其是最后一句“威灵莫把藩儿怒”,不仅是对边疆士兵的尊重,也是对和谐共处的渴望。屈大均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边疆生活的丰富与多元,体现了他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割肉如山生啖取:描绘肉类丰盛,像山一样高,象征生活富足。
  • 黄羊不及青羊饫:表达了对肉食的选择与偏爱,体现了对食物品质的追求。
  • 腹饱还须多饮乳:食物丰富,但仍需补充营养,反映生活的丰盈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 庐帐里:点明场所,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园氛围。
  • 膻风吹起沙如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特色,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两两调神蒙古女:强调了女性的参与与活力,体现出边疆文化的生动性。
  • 花冠对插山鸡羽: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民族服饰的美丽与独特。
  • 大汉将军香火主:象征着强大的汉族文化与力量,表达了对民族的自豪。
  • 歌且舞:展示了生活的乐趣与和谐,突出边疆人民的欢快与团结。
  • 威灵莫把藩儿怒:强调了对边疆士兵的尊重与对和谐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肉类比作山,形象生动。
  • 对仗:如“歌且舞”与“威灵莫把藩儿怒”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调神的蒙古女子,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边疆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对和谐共处的渴望,展现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生动的文化场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富饶与繁荣。
  • 蒙古女:代表边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花冠、山鸡羽:体现边疆女性的美丽与多样性。
  • 歌舞:象征生活的欢乐与团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羊”与“青羊”分别代表什么?

    • A. 不同种类的羊
    • B. 不同的饮食习惯
    • C. 不同的文化象征
  2.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3. “威灵莫把藩儿怒”表达了什么?

    • A. 对边疆士兵的尊重
    • B. 对边疆的威胁
    • C. 对战争的渴望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边塞诗》(王昌龄)
  • 《夜泊牛津口》(李白)

诗词对比

  • 屈大均的《渔家傲》与王昌龄的《出塞》都描绘了边疆生活,但屈大均更侧重于边疆的欢乐与丰盛,而王昌龄则强调了战争与离别的悲壮,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研究》
  • 《古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采桑子·当时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忻幸 木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包含乱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尔格 烂羊头 毋字旁的字 案兵束甲 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为小妨大 湘帘 糟糠不厌 头达 門字旁的字 镳局 金人三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