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9:1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15:07
作者: 刘基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浙江流水绕东吴,佳丽犹传故国都。
红锦漫山春雨后,黄云压树晓霜馀。
娇莺逐暖归牙帐,征雁冲寒送羽书。
惆怅南园钓舟子,蒺藜满地不胜锄。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浙江的流水环绕着东吴,往日的佳丽依旧在传唱着故国的故事。春雨过后,漫山遍野的红锦绣花显得更加艳丽;而在清晨的霜余中,黄云压低了树梢。娇嫩的黄莺追逐着温暖飞回了帐篷,远方的征雁在寒风中飞来,带来了书信。诗人感到惆怅,在南园里钓鱼的渔夫,满地的蒺藜让人无法用锄头去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天池,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而闻名,尤其擅长诗词和散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感受。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气息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开篇以“浙江流水绕东吴”引入,表现了自然水系和地理的亲密关系,彰显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佳丽犹传故国都”,则将目光从自然转向人文,唤起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后面通过“红锦漫山春雨后”与“黄云压树晓霜馀”两个对照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绚烂与凋零,形成一种美与哀的交融。最后两句以“惆怅”收尾,诗人似乎在钓鱼的悠闲中,却又无法摆脱内心的忧郁,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绪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丽”主要指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美丽的风景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 A
“惆怅南园钓舟子”中的“惆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B
诗中“红锦漫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秋天的萧瑟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基的《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上都透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但刘基的诗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的描绘,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和社会现实的关切,情感则显得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