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辛亥九月作》

时间: 2025-04-30 23:36:37

诗句

前游几日成秋梦。

赢得新愁重。

独携短笛上空山。

无奈楚天秋色十分寒。

无情也应相怜惜。

何况曾相识。

如今清泪枉成丝。

空说别时容易见时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6:37

原文展示:

虞美人·辛亥九月作
前游几日成秋梦。
赢得新愁重。
独携短笛上空山。
无奈楚天秋色十分寒。
无情也应相怜惜。
何况曾相识。
如今清泪枉成丝。
空说别时容易见时迟。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的游玩仿佛成了一场秋天的梦,
却又引发了新的忧愁加重。
我独自一人携带着短笛登上空旷的山峦,
无奈楚天的秋色显得格外寒冷。
就算无情的人也应该相互怜惜,
更何况我们曾经相识。
如今泪水徒然化作丝线,
空谈离别时容易,重聚却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游玩,此处指前几天的游历。
  • 秋梦:秋天的梦,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新愁重:新的忧愁更加沉重。
  • 独携:单独携带。
  • 短笛:一种乐器,象征着孤独和抒情。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借指南方的秋天。
  • 清泪:清晰的泪水,象征着悲伤。

典故解析:

  • 楚天:与楚地相关,代表着南方的气候与情感,常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空说别时容易见时迟:表达了离别时的轻松与重聚时的困难,反映了人们对情感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与语言学家,曾任教于多所大学,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与传播,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辛亥革命后的九月,作者因国事变迁以及个人经历,感慨万千,从而写下此诗,反映出对往昔的怀念及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虞美人·辛亥九月作》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开篇以“前游几日成秋梦”引入,诗人追忆过往的游玩,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惆怅的氛围。接着“赢得新愁重”一句,表达了游历虽美,却因时光流逝而生出的新的忧愁,仿佛是对美好记忆的无奈叹息。

“独携短笛上空山”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身影,短笛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无奈。紧接着“无奈楚天秋色十分寒”,将秋天的寒意与内心的哀伤相结合,更加突显了诗人对失去的感慨。在“无情也应相怜惜”中,诗人即使感到无情,也渴望彼此的怜惜,显示出他对情感深切的渴望。

结尾处“空说别时容易见时迟”则是整首词的精华,浓缩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离别时的轻松与重聚时的艰难,令人深思。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融入了对时光与生命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友情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游几日成秋梦:回忆前几日游玩的情景,宛如秋天的梦境,点缀了美好的回忆。
  2. 赢得新愁重:在美好回忆中,却也引出了新的忧愁,情感的冲突。
  3. 独携短笛上空山:独自攀登高山,短笛不仅是工具,更是表达孤独情感的象征。
  4. 无奈楚天秋色十分寒:面对楚地的寒冷秋天,诗人无奈地感受到内心的冰冷。
  5. 无情也应相怜惜:即使无情之人,也应有彼此的怜惜之心。
  6. 何况曾相识:更何况我们有过相识的经历,情感的深厚。
  7. 如今清泪枉成丝:泪水化作丝线,象征着无奈与悲伤。
  8. 空说别时容易见时迟:离别时的承诺与重聚时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过去的游玩比作“秋梦”,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无情也应相怜惜”,赋予无情以情感,深化了主题。
  • 对仗:如“别时容易见时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梦:象征美好回忆与逝去的时光。
  • 短笛:象征孤独与抒情,传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 楚天:代表故乡的情感,寄托了对故土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子
    • B. 短笛
    • C. 琵琶
    • D. 二胡
  2. 诗人对重聚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无所谓
    • C. 失望
    • D. 无奈
  3. “无奈楚天秋色十分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 A. 天气
    • B. 心情
    • C. 季节
    • D. 生活

答案:

  1. B. 短笛
  2. D. 无奈
  3. B. 心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黄侃与李白在情感表达上的对比,两者都在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黄侃更为细腻、内省,而李白则更为豪放、直接。两者的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黄侃诗文集》

相关查询

岁暮舟次荆州呈李尧俞 宿石洞峡 送张仁甫见何少卿续郎中二首 送友人兄弟赴省 送杨元老召赴阙 送王子善移江津酒官一首 送王公佩之泸 送同年朱元直监税 送同年朱元直监税 送同年杨元直持宪节湖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芜音累句 音字旁的字 包含菜的成语 依门卖笑 包含友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瑰瑰赖赖 风起水涌 包含圆的词语有哪些 余津 严秋 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股指 虫字旁的字 玉碎香消 众心成城 魚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围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