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20
惆怅前生事未终,葬花人正与花同。
茫茫愁海天何远,渺渺孤舟岸已空。
诗稿里,梦魂中,九泉可有恨无穷?
来生再共缘应在,怎向人寰觅汝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前生未了之事的惆怅,感叹与葬花人一同沉浸在花的悲伤中。在茫茫的愁海中,天际显得遥远;孤舟漂泊,岸边却已空无一人。在诗稿和梦中,作者思索着九泉之下是否也存在无尽的怨恨?希望来生能够再续前缘,但又不知道如何在世间找到你的踪迹。
作者介绍:卢青山,生于当代,中国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涉及人生、爱情、自然和哲理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缘分的深刻思考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结合了个人的经历与情感。
这首《鹧鸪天》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盼。开篇“惆怅前生事未终”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对未完成的情感和事业的无奈。接下来的“葬花人正与花同”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共鸣,展现出一种悲伤的美感。
“茫茫愁海天何远,渺渺孤舟岸已空”则描绘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状态,诗人仿佛在无边的愁苦中徘徊,孤舟漂泊而无人相伴,增添了诗的惆怅气氛。而“九泉可有恨无穷”更是引人深思,诗人探寻死亡后的情感延续,提出了对来生的渴望与希望。最后一联“来生再共缘应在,怎向人寰觅汝踪”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追寻。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既有对往事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一种悲而不绝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生死、缘分与孤独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对爱与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惆怅前生事未终”表达了什么情感?
“渺渺孤舟岸已空”中“孤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对比,卢青山的《鹧鸪天》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而辛弃疾的作品则更多表现出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