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4-27 14:37:35

诗句

乍学琵琶已断肠。

锦绦银甲玉悬珰。

春风琼树声逾稳,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敛笑,浅句妆。

何须重觅杜韦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凤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35

原文展示

乍学琵琶已断肠。
锦绦银甲玉悬珰。
春风琼树声逾稳,
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敛笑,浅句妆。
何须重觅杜韦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
怕趁行云上凤凰。

白话文翻译

刚学会琵琶就已心碎。
锦绦银甲挂着玉珰。
春风中琼树的声音更为悠扬,
秋水与芙蓉的字句也显得芳香。
微微收敛笑容,浅浅的句子如妆。
何必再去寻找杜韦娘?
不要让月底的清歌离去,
害怕会随着行云飞上凤凰。

注释

  • 琵琶:一种传统乐器,常用来表达情感。
  • 锦绦银甲:形容华丽的衣饰,象征身份与地位。
  • 琼树:指美丽的树木,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象。
  • 芙蓉:指荷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杜韦娘:指杜甫的诗中描绘的人物,象征风流才子与佳人的关系。
  • 清歌:清丽的歌曲。
  • 凤凰:象征吉祥与高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作品多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往往蕴含着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鹧鸪天》写于张翥对琵琶曲的感悟之时,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元代社会中对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对琵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开篇的“乍学琵琶已断肠”便是情感的直接流露,显示出音乐之美对人心灵的触动。同时,诗中提到的“锦绦银甲”与“琼树声逾稳”,塑造了一个华丽而又优雅的音乐环境,令人陶醉。春风和秋水的对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诗人在此中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何须重觅杜韦娘”与“休教月底清歌去”,则是一种自我解脱的宣言,表达了对过往的释怀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深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乍学琵琶已断肠:刚开始学琵琶,就已感到心中断肠的痛苦,表现对音乐的深切情感。
    • 锦绦银甲玉悬珰:形象地描绘出乐器的华丽与美丽,增强了视觉效果。
    • 春风琼树声逾稳:春风中,琼树的声音愈加稳定,暗喻音乐的和谐美。
    • 秋水芙蓉字亦香:秋水与芙蓉的字句也散发着香气,表现文字的美丽。
    • 微敛笑,浅句妆:微微收敛笑容,浅浅的句子如同化妆般美丽。
    • 何须重觅杜韦娘:不必再去寻找杜韦娘,反映对过去的放下。
    • 休教月底清歌去:不要让最后的清歌离去,表达对音乐的留恋。
    • 怕趁行云上凤凰:害怕随着流云飞上凤凰,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忧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琵琶的音乐比喻为情感的抒发。
    • 拟人:赋予自然界(如春风、秋水)情感与动作。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形成美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过往的释怀。

意象分析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锦绦银甲:象征华丽与身份。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秋水:象征宁静与思念。
  • 凤凰:象征高贵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琵琶
    C. 二胡

  2. “锦绦银甲”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地位
    B. 音乐
    C. 风景

  3. 诗人对杜韦娘的态度是? A. 渴望重聚
    B. 不必再去寻找
    C. 伤心欲绝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张翥的《鹧鸪天》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音乐与情感,后者则强调豪放与人生的短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音乐与文化》

相关查询

忆汉月 其四 春潮竞浴 忆汉月 其三 巴港归渔 忆汉月 其二 花园瀑布 柳初新 寄怀高舜木 柳初新 丁未清明 柳初新 柳初新 本意 柳初新 寿张带三先生内君 柳初新 冬词 柳初新·千林凋谢严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是非口舌 臣字旁的字 肩舆 拥隔 顶头上司 包含璋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布鼓雷门 釒字旁的字 黎家 貝字旁的字 楼台殿阁 狼戾不仁 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傩禳 怪诞诡奇 包含瘤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