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2:48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二
王冕
今年二月气候别,
十日大雪寒于冬。
民人正坐冻馁苦,
燕雀如何意味浓?
风俗可知南北早,
山河空锁百千重。
草堂欲作梅花梦,
忽忆南阳有卧龙。
今年二月的天气异常,
十天的大雪比冬天还要寒冷。
百姓们正忍受着饥寒交迫的苦难,
而燕雀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南北的风俗早已显现,
山河被重重锁住,无法通行。
我在草堂中想要做梅花的美梦,
忽然想起南阳有位卧龙(诸葛亮)。
“卧龙”是诸葛亮的号,传说他曾隐居在南阳,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所请出。诗中提及“卧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向往与偶像崇拜,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忧虑。
作者介绍: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以诗、画闻名。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心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大雪天气,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困境的关注。
这首诗以严寒的二月大雪为背景,通过对比热闹的燕雀与受苦的民众,揭示了社会的冷暖差异。诗开头描绘气候的异常,十天的大雪不仅让人感到寒冷,更让人思考时局的无常与民众的苦难。接下来,诗人用“民人正坐冻馁苦”一句,直白地指出了百姓的艰辛,这种直击人心的描写让人倍感同情。
诗中提到的燕雀,象征那些无知无畏、只顾自己安逸生活的人,面对民众的苦难却无所作为。接下来的“风俗可知南北早”,则点出南北差异的深刻,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中,诗人想在草堂中做梅花的梦,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而“忽忆南阳有卧龙”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召唤,既表达了对智者的向往,也隐含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与期望。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气候的描写,又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现了王冕作为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关注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普通百姓困境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雀”象征什么?
A. 高洁的人
B. 无知的人
C. 忍耐的人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谁?
A. 刘备
B. 诸葛亮
C. 王冕
诗中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A. 民众的富裕
B. 民众的困境
C. 政治的安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