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56
蝶恋花 九月四日记梦中事三首 其三
作者: 卢青山
才梦相逢情兀兀,又梦相逢,悲喜情难说。
唯有相留辞万叠,浑无一语通心楫。
窗里孤灯窗外月,起握纤毫,惆怅笺如雪。
能记梦中肝胆热,更能寄向谁家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梦中与爱人相遇的情感,既有甜蜜的欢喜,又有难以言表的悲伤。尽管有千言万语想要说,却无从表达。窗内孤独的灯光,窗外明亮的月光,握笔的手轻轻地写下思念,纸上字迹如同白雪般冰冷。即使能记得梦中那份炽热的情感,又能寄托给谁去阅读呢?
卢青山,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体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描绘,常常在梦境与现实之间游走。
这首诗创作于九月四日,灵感来源于作者的梦境。在梦中与爱人相逢的浪漫情景,唤起了他对爱情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思考。开头便以“才梦相逢情兀兀”引入,表达了梦中重逢的奇妙,接着又提到“悲喜情难说”,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在梦与现实之间,语言的表达显得无力,尽管心中有万千辞句,但却难以找到契合的言语,这种无奈感令人心痛。
接下来的两句“窗里孤灯窗外月”,描绘了一幅孤独的画面,灯光与月光的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宁静。握笔的动作可以看作是对情感的寄托,但“惆怅笺如雪”却又让人感受到一份无奈与失落,字迹在心中却无法传达给爱人。
最后一句“能记梦中肝胆热,更能寄向谁家阅”,既表达了对梦中情感的深刻记忆,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似乎在质问,究竟有谁能够理解这份热烈的情感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邃的意象,展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唤起读者对爱情的思考与共鸣。
整首诗探讨了梦境与现实中的情感交织,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情感沟通困难。这种无奈与渴望在诗中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诗中“窗里孤灯窗外月”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惆怅笺如雪”中的“雪”有什么象征意义?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爱情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但都深刻反映了情感的复杂与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