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4:2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25:51
蝶恋花
廖仲恺
冷雨敲窗风扫叶。
未算凄凉,莫变凄凉说。
待到风消和雨歇,
菰蒲犹复争秋热。
天上双星今夜合。
不道人间,我又伤离别。
听唱阳关频击节,
暗中却自拼愁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窗外的冷雨敲打着窗户,风也在扫落叶。尽管环境看似凄凉,却不必过于悲伤。待到雨停风息时,秋天的景象依然会显得热烈。今晚,天上的双星相会,然而在人间,我却因离别而感到伤感。听着《阳关三叠》的曲调频频响起,心中却暗自拼搏着无尽的愁苦。
作者介绍
廖仲恺(1892-1935),字仲恺,号少山,广东人。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参与了多次政治活动,对中国现代诗歌有一定的影响。其诗风多表现情感的细腻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廖仲恺的政治生涯中,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中充满了对离别与伤感的深刻体悟。
《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纷扰的社会背景下对内心情感的追寻与反思。开头的“冷雨敲窗风扫叶”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景,给人以凄凉之感。然而,随后的“未算凄凉,莫变凄凉说”则透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显示出作者内心的不甘和希望。在“待到风消和雨歇,菰蒲犹复争秋热”中,诗人以生机勃勃的植物象征着希望与重生,暗示生活的韧性与美好。最后,诗中提到的“听唱阳关频击节,暗中却自拼愁绝”,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与伤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冷雨敲窗”)、对仗(“风扫叶”与“雨歇”)、比喻(用“阳关”象征离别情感),这些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流露,探讨了离别、孤独与希望的主题,传达了在困境中仍旧希望与坚持的信念。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廖仲恺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阳关”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离别
C. 失落
D. 愤怒
“菰蒲犹复争秋热”中的“菰蒲”象征着什么?
A. 凄凉
B. 生机
C. 离别
D. 哀伤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廖仲恺的《蝶恋花》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则强调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及其引发的离愁。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但情感的深度与表现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