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7:38
蝶恋花 春闺即事
作者: 张友书 〔清代〕
入耳饧箫无近远。
才近清明,便觉春寒浅。
宝鸭烟深香未换。
卖花声已街头遍。
迟日照临窗六扇。
病怯微风,不把湘帘捲。
宝镜窥人留半面。
棠梨簪向钗头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闺房景象,诗人听到了悠扬的箫声,感到春天的气息悄然降临。尽管刚过清明节,春寒依旧让人感到微凉。窗外的花香仍旧浓郁,街头卖花的叫卖声已经传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六扇窗上,微风轻拂,似乎有些虚弱,不愿把窗帘卷起。镜子中映出她的一半面容,棠梨簪在头上微微颤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友书,清代诗人,生于士大夫家庭,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感受以及对闺房生活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家庭生活和女性的内心世界。
《蝶恋花 春闺即事》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感受与对女性生活的深刻观察。全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将春天的美好与女子的柔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闺房图景。
诗的开头“入耳饧箫无近远”借助音乐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才近清明,便觉春寒浅”,通过清明节的时间节点,表达出春天温暖尚未完全降临的感觉,这种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自然变化的微妙。之后的几句继续描绘春日的气息,尤其是“宝鸭烟深香未换”,巧妙地用香气来引发读者的联想,花香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几句则描绘了女子的形象,窗外的阳光照在她的身上,镜子中映出她的半面容,似乎在展示她的内心世界。棠梨簪的细微颤动,暗示着她的情感波动。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流露出女性的柔情与脆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女性生活的深入思考,表现了诗人敏感的内心与独特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与女子的柔情,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珍视,传达出一种温暖而又柔和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明”位于哪个季节?
A. 夏季
B. 春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宝镜窥人留半面”是指什么?
A. 反映出女子的全貌
B. 反映出女子的一部分面容
C. 反映出窗外的景象
D. 反映出诗人的心情
“微风”在诗中被描绘成怎样的状态?
A. 强劲
B. 疲惫
C. 欢乐
D. 冷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种对比显示了两位诗人对春天和女性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表现方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