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5: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5:59:09
王书漶漫过千载。大雅怀仁集字在。瓣香磨泐见神功,断碣销沉增喟慨。兰亭聚讼真无赖。圣教冥搜多假借。也将寸石凑铅刀,敢诩出新秦篆外。
这首诗描绘了王书的流传跨越千年,大雅与怀仁的诗词仍然流传于世。香瓣被磨碎后,才能领悟其中的神妙;残碑虽然消失,但仍使人感慨不已。兰亭聚会的争论实在无聊,宗教教义的探寻多是借用他人的智慧。即使拿一小块石头拼凑出铅刀,也敢于自称超越了新的秦篆。
喻蘅(约1870-1940),近代诗人,字孟齐,号兰岭,江苏人。他的诗风受传统影响较深,同时也受到近代变革的影响,作品中常展现出对古诗词的热爱与继承。
该诗创作于对古典文化的反思时期,诗人在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中感受到的无奈和对现状的思考,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敬重与对现代创作的自信。
这首《玉楼春·丙》以王书为引,表达了对古代文学与书法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代文化创作的思考。开篇提到的“王书漶漫过千载”,不仅仅是在赞美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更是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延续。随后的“大雅怀仁集字在”则强调了古代诗词的高雅与持久。
“瓣香磨泐见神功”,通过对香瓣的细致描写,隐喻了艺术创作中的艰辛与细腻,彰显出创作背后的深厚底蕴。诗中提到的“断碣销沉增喟慨”,则反映了对历史遗迹消逝的无奈与惋惜。
在表达对兰亭聚讼的看法时,诗人揭示了当代文人之间的争论往往是无意义的,反映出文化传承中的困境与挑战。“圣教冥搜多假借”,更是对当时文化氛围的批判,暗示了许多文化借鉴并不真诚。
最后两句“也将寸石凑铅刀,敢诩出新秦篆外”,表达了诗人对创新的渴望与勇气,尽管所用材料微小,却敢于挑战传统,追求新的表达方式。这种精神在当代尤为重要,展示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强调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当代创作的思考,展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表达了在历史长河中个体创作的艰难与勇气。
王书指的是哪位书法家?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赵孟頫
“断碣销沉”中的“断碣”象征什么?
A. 古代诗歌
B. 书法艺术
C. 历史遗迹
D. 文化传统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A. 个人情感
B. 文化传承与创新
C. 自然景色
D. 社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