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6:39
南乡子 八咏楼作
作者:刘基 〔元代〕
鸣雨过庭除,病骨崚嶒不自扶。
强倚阑干成小立,萧疏,立困依然作宰予。
惊觉失华胥,楼外青山落照馀。
谁似庄周能化蝶,蘧蘧,心上闲愁一点无。
雨声轻轻地敲打着庭院,病痛的身体如山般沉重,自己都无法支撑。
勉强依靠着栏杆勉强站立,周围一片萧条,仍旧感到困顿,仿佛是当年的宰相。
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失去了美好的梦境,楼外青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
谁能如庄周那样化作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心中那点无聊的愁苦也随之消散。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元代文学家、政治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融合了深刻的哲理与丰富的情感,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八咏楼,表现了诗人对自身病痛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理想的向往。楼外青山的景象与内心的困惑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南乡子 八咏楼作》以雨声开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的境遇和内心的情感。诗中“鸣雨过庭除”不仅引入了自然的元素,也为诗的情境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病骨崚嶒不自扶”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诗人的身体状况,表现出一种无力感,这种身体上的痛苦与精神上的困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强倚阑干成小立,萧疏,立困依然作宰予”,这一句中,诗人用“强倚”二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尽管身体极为虚弱,依然试图站立,显得格外孤独。此处的“宰予”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曾经辉煌经历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失落感。
转折出现在“惊觉失华胥”,诗人在对美梦的失去中意识到现实的困境,而“楼外青山落照馀”则是一种美的呈现,虽然内心失落,却依然能感受到外界的自然之美。最终的“谁似庄周能化蝶”,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现实、追求自由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由的深刻反思,富有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痛苦与自由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希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鸣雨过庭除”的意思是什么?
A. 雨声轻轻敲打庭院
B. 雨水淋湿庭院
C. 雨声如鸟鸣
D. 雨水冲刷庭院
“病骨崚嶒”的意思是:
A. 身体强健
B. 病痛的身体虚弱
C. 身体沉重
D. 身体健壮
“谁似庄周能化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渴望名利
B. 渴望自由
C. 渴望富贵
D. 渴望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