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0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04:57
贺新郎 舟游西陵峡
作者: 卢青山 〔当代〕
盘古持其斧。劈群峰一痕一划,风神峭古。更著娲皇双素手,绣出青林无数。嗟二圣其心何苦。风雨千年肆荡薄,看摧残剥蚀成褴褛。嶒崚骨,时复露。仙人桥上仙人渡。渡斯桥便生仙翮,飏然高翥。遗下苍崖森万仞,黝黝寒光蓄怒。我头欲飞空撞住。似此奇行真合死,诧仙人惜我奇难遇。半空里,度我去。
这首诗描绘了西陵峡的壮丽景观,开篇提到盘古用斧头劈开了群山,留下深深的痕迹,风神的形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力。接着提到女娲用双手绣出无数青翠的林木,表达了自然的美丽。诗人感慨这两位神明为何要如此辛苦,经过千年的风雨,山川遭受了摧残与剥蚀,现如今只剩下破烂的景象。诗中通过描绘仙人桥和渡口,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仿佛只要渡过这座桥,就能获得飞翔的能力,飞向高空。最后,诗人表达出一种奇特的感觉,似乎在空中徘徊,感受到一种生死之间的奇妙。
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创作于对西陵峡游历的过程中,诗人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借助神话传说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神话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西陵峡的深刻感悟。开篇的“盘古持其斧”便以神话引入,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氛围,象征着造物的伟大力量。接下来的“娲皇双素手”则转向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滋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诗中通过“风雨千年肆荡薄”和“摧残剥蚀成褴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自然变化的感慨。面对历史的沧桑,诗人并没有表现出悲观,而是通过“仙人桥上仙人渡”的描写,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追寻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我头欲飞空撞住”作为结尾,既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神话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盘古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仙人桥”象征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