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35
不欺堂
作者: 苏邦 〔宋代〕
室明室暗两相宜,
方寸长存不可欺。
勿谓天高鬼神远,
要须常畏自家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明亮的和昏暗的环境各有适宜之处,但内心的清白与正直是永远不能欺骗的。不要认为天高、鬼神远,就可以放松警惕,实际上我们更应该时刻警惕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苏邦,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以清新、简练的风格著称,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道德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文化盛行的时期。社会对道德和内心修养的重视,使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诚实与自省的思考。
《不欺堂》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内涵。诗的前两句“室明室暗两相宜,方寸长存不可欺”揭示了外界环境的多样性,而内心的真实与清白是不可动摇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道德标准和自我约束是最为重要的。
后两句“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常畏自家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人们常常因为认为外在的神明遥不可及而放松对自身的约束,但实际上,最大的审判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这种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反映了对道德自律的重视。
全诗结构严谨,语句对仗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通过简单的意象,作者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追求内心的真实与道德的光明。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真实与自我约束的重要性,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道德标准永远不能被忽视。
诗中提到的“方寸”指代什么?
A. 房间
B. 内心
C. 道德
诗中的“勿谓天高鬼神远”传达了什么思想?
A. 不必害怕鬼神
B. 内心应常有警惕
C. 外在环境不重要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外在环境的变化
B. 内心的真实与自我约束
C. 对鬼神的崇拜
可以将《不欺堂》与王维的《自遣》进行比较。两首诗都强调了内心情感与道德自律的重要性,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与心灵的结合,而苏邦的诗则更加强调内心的真实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