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44
示师文二首 其二
王冕
怅望倚门久,月光清满天。
念家情切切,为客鬓娟娟。
细草荒山径,游云过石田。
安能携尔辈?饱饭老林泉。
我怅然地倚靠在门边,望着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天空。
思念家乡的情感深切,为了生计成为了客人,头发逐渐变白。
细细的草丛上,荒凉的山路,游动的云彩飘过石田。
我怎么能带你们一起走呢?我只想在老林泉边吃饱饭,过上安稳的生活。
本诗中没有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月光”、“游云”等意象,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惆怅的山野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王冕(1287年-1359年),字仲明,号白石,元代诗人、画家。他以山水画著称,作品追求清新脱俗的风格,诗歌更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写于王冕的晚年,正值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示师文二首 其二》以平淡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通过月光和游云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怅望倚门久,月光清满天”展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倚门而望,既是对外界景象的观察,也是在思索人生。在“念家情切切,为客鬓娟娟”中,诗人通过对自己头发渐白的描述,表达了岁月无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后面的“细草荒山径,游云过石田”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
最后一句“安能携尔辈?饱饭老林泉”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渴望,虽然希望与朋友共享山水的清幽,但现实却是难以实现的梦想。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和家乡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游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渴望。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又被现实所束缚,表现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理。
“怅望倚门久”中“怅”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鬓娟娟”指的是:
诗人渴望与朋友一起享受的是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王冕的诗更偏向于对自然细致的描绘,而李白则更直接表达情感的冲击力。